中醫治法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內治法
yǐn huǒ guī yuán
directing fire to its source[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引火歸原爲治法[1]。指用具有溫補陽氣作用的方藥,適當加入引經藥,使浮越的陽氣得以斂藏,亦即使腎陽寓於腎陰之中,治療命門火衰,虛陽浮越證候的治法[2]。腎火上升,表現爲上熱下寒、面色浮紅、頭暈耳鳴、口舌糜爛、牙齒痛、腰痠腿軟、兩足發冷,舌質嫩紅,脈虛[2]。可於滋腎藥中加附子、肉桂之類以引火下行,使陰陽平調,虛火不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