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西拉普利介紹
3.1 藥品名稱
3.2 英文名稱
Cilazapril
3.3 別名
平蘇;抑平舒;一平蘇;Inhibace;Inibace;Vascace
3.4 分類
循環系統藥物 > 心血管擴張藥物 >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
3.5 劑型
片劑:0.5mg;1mg;2.5mg;5mg。
3.6 西拉普利的藥理作用
西拉普利是一種新型長效無巰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藥。它本身是一個含羧基的前體藥,口服後被組織中酯酶轉化成滑出代謝物西拉普利拉。後者是一個競爭性ACE抑制藥,對血漿和組織ACE的抑制作用較強,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和特異性。ACE抑制藥能抑制血管緊張素Ⅰ轉換爲血管緊張素Ⅱ,使醛固酮分泌減少,血漿腎素活腎素活性增高,從而使血管阻力降低,血壓下降。西拉普利拉還能抑制緩激肽的降解,使血管阻力降低,從而有效降低臥位和立位血壓。西拉普利在降壓時不引起反射性心動過速。長期給藥時其降壓作用可維持,突然停藥不會引起血壓迅速上升。西拉普利能擴張動脈和靜脈,降低周圍血管阻力(後負荷)及肺毛細血管楔壓(前負荷),從而改善心排血量,提高患者的運動耐量,因而也用於心力衰竭的治療。
3.7 西拉普利的藥代動力學
口服吸收完全。給藥後2h達到峯值濃度,在體內代謝爲有活性的雙酸代謝物(cilazaprilat),代謝物80%~90%由尿排出。消除曲線呈雙相,第一相半衰期爲1.5h,第二相半衰期爲50h。
3.8 西拉普利的適應證
1.原發性高血壓和腎性高血壓,可單獨應用或與其他降壓藥如利尿藥合用。
3.9 西拉普利的禁忌證
1.(1)使用其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藥曾引起血管神經性水腫;(2)遺傳性血管性水腫;(3)特發性血管性水腫。
3.10 注意事項
1.(1)多種原因引起的粒細胞減少,如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發熱性疾病、骨髓抑制、使用免疫抑制藥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膠原性血管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引起者。(2)高鉀血癥。(3)腦或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血壓降低可加重缺血,血壓如大幅下降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腦血管意外。(4)腎功能障礙,可致血鉀增高,白細胞減少,並使西拉普利瀦留。(5)低血壓,嚴重心力衰竭、血容量不足、缺鈉的患者,應用西拉普利可能突然出現嚴重低血壓與腎功能惡化。(6)肝功能障礙。(7)嚴格飲食限制鈉鹽或進行透析治療者,首劑可能出現突然而嚴重的低血壓。(8)在進行膜翅目昆蟲脫敏時可出現過敏。(9)主動脈瓣狹窄或肥厚性心肌病。(10)咳嗽。(11)外科手術/麻醉。
2.藥物對檢驗值或診斷的影響:(1)血尿素氮、肌酐濃度增高,常爲暫時性,在有腎病或嚴重高血壓而血壓迅速下降時易出現。(2)偶有血清肝酶增高。(3)血鉀輕度增高,尤其在有腎功能障礙者。
3.用藥前後及用藥時應當檢查或監測:(1)用藥前應檢測血壓,血電解質(血鈉、血鉀,總二氧化化碳)、血尿素氮和肌酐,並定期複查。(2)腎功能障礙或白細胞缺乏的患者在最初3個月內應每2周檢查白細胞計數及分類計數1次,此後定期複查。(3)尿蛋白檢查,每月1次。
4.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藥治療的患者,在採用高通透性膜(聚丙烯腈)進行血液透析時,曾發生低血壓反應,應避免聯合應用。
5.食物對西拉普利吸收的影響不大,故可在飯前或飯後服用,注意每天應在同一時間服用。
6.給藥劑量須遵循個體化原則,按療效予以調整。
7.對以往使用利尿藥治療的患者,在開始西拉普利治療前停用利尿藥2~3天,如有必要以後再加用利尿藥。對不能停用者,如嚴重或惡性高血壓,應減少西拉普利劑量,在觀察下小心增量。
8.已用強心苷與利尿藥的心力衰竭患者如有水、鈉缺失時,開始用西拉普利時應採用小劑量。
9.發生血管性水腫時應停用西拉普利,並皮下注射腎上腺素,靜脈注射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11.西拉普利過量時可發生低血壓,應予擴容糾正,必要時作透析治療。
3.11 西拉普利的不良反應
頭痛、眩暈、疲乏、嗜睡、噁心、咳嗽。最常見的停藥原因爲頭痛和咳嗽。少見的不良反應有:症狀性低血壓、直立性低血壓、暈厥、心悸、周圍性水腫、皮疹、皮炎、便祕、胃炎、焦慮、失眠、感覺異常、關節痛、肌痛、哮喘等。血管神經性水腫罕見,如出現即應停藥。
3.12 西拉普利的用法用量
原發性高血原發性高血壓,開始每天2.5~5mg,酌情2~4周調整劑量,一般最大劑量每天5mg。腎性高血壓、充血性心衰的老年患者或合用利尿劑的患者,初始劑量應從0.5mg開始。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調整。
3.13 藥物相互作用
1.與其他降壓藥同用時降壓作用加強,其中與引起腎素釋放或影響交感活性的藥物同用呈大於相加的作用,與β-受體阻滯藥同用不會加強其降壓效應。
2.與利尿藥同用降壓作用增大,可引起嚴重低血壓。在開始西拉普利治療前原利尿藥應停用或減量,西拉普利開始劑量宜小,以後再根據血壓情況逐漸調整。
3.與其他擴血管藥同用可能致低血壓,如擬合用,應從小劑量開始。
4.與鉀鹽,瀦鉀利尿藥如螺內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同用可能引起血鉀過高。
5.卡託普利與布比卡因合用,由於對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的抑制,可引起嚴重心動過緩和低血壓,甚至意識喪失。西拉普利如與布比卡因合用,也應嚴密監測。
6.其他ACE抑制藥如卡託普利與別嘌醇同用可引起超敏反應。使用西拉普利時也應注意。
9.非甾體類抗炎藥尤其吲哚美辛可抑制腎前列腺素合成,引起水、鈉瀦留,從而減弱西拉普利的降壓效果。阿司匹林使用抗炎劑量(1~2g)時也可明顯降低西拉普利的降壓作用,同用時應注意。
10.麻黃含麻黃鹼和僞麻黃鹼,可降低抗高血壓藥的療效。使用西拉普利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應避免使用含麻黃製劑。
3.14 專家點評
參見依那普利。
4 西拉普利中毒
西拉普利(抑平舒)爲含巰基的長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在體內代謝爲有活性的代謝產物而起作用。口服4~6h呈最大降壓作用,作用可持續24h,用於治療高血壓。[1]
臨牀表現
1.不良反應
2.中毒表現
(2)呼吸系統表現:咳嗽、呼吸困難、支氣管痙攣、鼻炎、喉水腫。
(5)其他系統表現:血管神經性水腫、高血鉀.、高血鎂,可致心律失常導致死亡。
治療要點
1.出現藥物不良反應者,應立即停藥。口服大劑量者,則應迅速催吐,洗胃,輸液,加速藥物排泄。
2.出現低血壓,應補充血容量,糾正低血鈉,同時給予多巴胺等升壓藥物。
3.高血鉀者用5%碳酸氫鈉溶液100~200ml靜滴,或25%~50%葡萄糖溶液100ml靜脈注射,10%葡萄糖液500ml,按3~4g葡萄糖用1U胰島素的比例,加入胰島素,靜脈滴注。
5.白細胞、粒細胞、血小板減少的病人,停藥後靜脈輸入全血、血小板。必要時應用非格司亭(G-CSF)或升血能(GM-CSF)等。
7.其他對症治療。
5 參考資料
- ^ [1]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