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yì pí sǎn
陳皮30克(去白)青皮(去瓤)15克 訶子肉15克 甘草(銼,炒)15克 丁香6克 幹山藥60克
理氣溫中,健脾止瀉,治脾胃傷冷,泄瀉腹痛,全不入食。
上爲細末,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至90毫升,去滓溫服。與益兒丸間服甚妙。
《小兒衛生總微論》卷十
益脾散
鱔魚(炙幹,爲末)、肉果(煨去油,爲末)。
痢久不止。
每服5分,清米湯送下。
四君子湯加陳皮、厚朴、木香、生薑、大棗。
和胃。
噤風。用控痰湯取吐後,胃氣不和者。
水煎服。
白朮2錢半,甘草5分,苡仁8分,澤瀉8分,神曲8分,半夏8分,茯苓8分,赤豆100粒,薄荷2分,茵陳2分。
補中行溼。
小兒水腫。
姜水煎服。
元氣不足,加人蔘。
白茯苓、人蔘、草果仁、蘇子(微炒)、木香(溼紙裹,熱火內煨)、甘草、陳皮、厚朴(去粗皮,薑汁炒)。
和胃,進乳,消痰。
每服1錢,加生薑1片,紅棗1個,未乳前服。合滓乳母服。
上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