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粒分精

中醫病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ù lì fēn jīng

2 註解

玉粒分精爲病證名[1]。即玉粒分經[1]。《證治準繩·雜病》:“此證或生於睥,或生於氣輪。生於氣輪者,金火亢承之證,燥熱爲重;生於睥者,溼熱爲重,由土之燥滯。其形圓小而顆堅,色淡黃或白肉色。當辨其所生部分而治之,故曰玉粒分經。初起不疼,治亦易退,亦有輕而自愈者。”若恣食辛燥等,則病情加重,可變爲漏[1]治法:發於瞼內者,宜清熱瀉脾,用清脾散加減;生於白睛者,宜清瀉肺熱,用瀉白散加減[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15.

治療玉粒分精的穴位

查看更多

玉粒分精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