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

任脈經穴 腧穴學 鍼灸學 中醫學 胸部腧穴 穴位特效按摩 經穴 人體部位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ù táng

2 英文參考

Yùtáng CV18[中國鍼灸學詞典]

yùtá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V18[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RN18[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玉堂:1.人體部位名;2.經穴名。

4 解剖名稱·玉堂

玉堂人體部位名,指上齶[1][2]。《傷科補要》卷二:“玉堂,在口內上齶,一名上含,其竅即頏顳也。”

參見頏顙頏顙(hánq sǎng杭嗓)指咽後壁上的後鼻道,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必經通路,相當於鼻咽[3]足厥陰肝經過此[3]。《黃帝內經靈樞·憂恚無言》:“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頏顙不開,分氣失也。”《類經》卷二十一:“頏顙,即頸中之喉顙。當咽喉之上,懸雍之後,張口可見者也,顙前有竅,息通於鼻……。”

5 經穴名·玉堂

穴位玉堂
漢語拼音Yutang
羅馬拼音Yutang
美國英譯名Hall of Jade
各國代號中國CV18
日本18
法國莫蘭特氏VC18
富耶氏VC18
德國KG18
英國Cv18
美國Co18

玉堂經穴名(Yùtáng CV18,RN18)[3][4]。出《難經·三十一難》。別名玉英[4]。屬任脈[4][4]玉堂即宮殿,此穴在相當於心臟部位,故比之爲玉堂[4]玉堂穴主要用於胸肺疾患等:如胸痛咳嗽氣短咳逆上氣,咳吐寒痰,喉痹咽腫氣喘嘔吐胸滿胸悶喉痹咽腫心煩乳痛心絞痛,現代又用玉堂穴治療胸膜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肋間神經痛胸膺疼痛胸悶喘息嘔吐寒痰,胸膜炎等。

5.1 玉堂穴的別名

玉英(《鍼灸甲乙經》)。

5.2 出處

鍼灸甲乙經》: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5.3 穴名

玉堂即宮殿,此穴在相當於心臟部位,故比之爲玉堂[4]

玉,金玉、貴重之意。並有潔白之義,爲肺之色。堂,正室也,古之居所爲前堂後室。玉堂爲宮殿之美稱,又泛指富貴之家,借喻其地位之高貴。玉堂,漢代殿名。未央宮、建童宮內皆有玉堂,指宮殿之華麗。道經指其爲肺之宮室,《黃庭內景經》注:“肺爲玉堂宮。”《老子中經》:“肺爲玉堂宮。”《釋名·釋宮室》:“堂謂堂堂,高顯貌也。”此穴在紫宮下1寸6分陷者中,正當胸前之正中,膻中之上,肺之所在,其上方爲紫宮,下通中庭,乃宮殿中之庭堂也。故喻之以玉堂[5]

5.4 所屬部位

[6]

5.5 玉堂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玉堂穴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3肋間[7]

玉堂穴位胸正中線,平第三肋間[7]

玉堂穴位於胸部,橫平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上。仰臥取穴[7]

玉堂穴在任脈的位置

玉堂穴在胸部的位置

玉堂穴的位置

玉堂穴在胸部的位置

玉堂穴的位置

玉堂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

玉堂穴的位置

玉堂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

5.6 玉堂穴的取法

膻中穴上1.6寸,胸骨中線上,平第三類間隙,仰臥取穴

玉堂穴位於胸部,橫平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上。仰臥取穴[7]

仰臥或正坐位,於胸骨中線平第3肋間隙處取穴[8]

快速取穴:在胸部,由鎖骨往下數第3肋間,平第3肋間,當前正中線上即是玉堂[9]

5.7 玉堂穴位解剖

玉堂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胸骨體。主要布有第三肋間神經的前皮支和胸廓內動、靜脈的穿支。

5.7.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左右胸大肌之間→胸骨[9]

皮膚→皮下組織胸骨[10]

5.7.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第3肋間神經前皮支分佈;深層有第3肋間神經胸廓動脈前穿支分佈[10]

布有第三肋間神經前皮支和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10]

5.8 玉堂穴的功效與作用

玉堂穴具有寬胸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

玉堂穴有理氣平喘、降逆止嘔作用[10]

玉堂穴有寬胸理氣止咳平喘作用,主治胸中滿、不得臥喘逆上氣嘔吐煩心。《鍼灸甲乙經》有:“胸中滿不得息,脅痛骨疼,喘逆上氣嘔吐煩心。”[10]

5.9 玉堂穴主治病

玉堂穴主要用於胸肺疾患等:如胸痛咳嗽氣短咳逆上氣,咳吐寒痰,喉痹咽腫氣喘嘔吐胸滿胸悶喉痹咽腫心煩乳痛心絞痛,現代又用玉堂穴治療胸膜炎,支氣管炎,肺氣腫肋間神經痛胸膺疼痛胸悶喘息嘔吐寒痰,胸膜炎等。

玉堂穴主要用於胸肺疾患等:如胸痛咳嗽氣短咳逆上氣、咳吐寒痰、喉痹咽腫[10]

玉堂穴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嘔吐[10]

玉堂穴主治胸滿胸悶胸痛咳嗽氣喘氣短喉痹咽腫嘔吐心煩乳痛[10]

玉堂穴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嘔吐,以及心絞痛[10]

現代多用玉堂穴治療胸膜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心絞痛肋間神經痛[10]

胸膺疼痛咳嗽氣短胸悶喘息心煩嘔吐寒痰,支氣管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沿皮刺0.3~0.5寸[10]

一般向下平刺0.3~0.5寸[10]

平刺0.3~0.5寸[10][10],局部沉脹[10]

5.10.2 灸法

可灸[10][10]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10]

5.11 玉堂穴的配伍

玉堂穴配肺俞孔最支氣管哮喘[10]

玉堂穴配上脘不容膈俞治療咯痰[10]

玉堂紫宮,有行氣通經作用,主治胸膺疼痛咳嗽

玉堂幽門,有寬中利氣降逆止嘔作用,主治煩心嘔吐,胸脘滿脹。

玉堂幽門,治煩心嘔吐[10]

玉堂膻中列缺尺澤,治咳喘[10]

玉堂巨闕郄門,治胸痛[10]

玉堂天突廉泉,治喉痹喉塞[10]

5.12 特效按摩

兩手中指指腹相互疊加,用力按壓玉堂穴,有酸脹感,每次3~5分鐘,可治嘔吐胸痛乳房脹痛氣滯引起的疾病[10]

5.13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胸中滿不得息,脅痛,骨疼,喘逆上氣嘔吐煩心玉堂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胸滿不得喘息胸膺骨疼,嘔吐寒痰,上氣煩心

鍼灸大成》:主胸膺疼痛心煩咳逆上氣胸滿不得息,喘息嘔吐寒痰。

百症賦》:煩心嘔吐幽門開徹玉堂明。

6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12.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71.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464.
  4. ^ [4]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3.
  5. ^ [5]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6. ^ [6]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5.
  7. ^ [7]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8. ^ [8]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82-383.
  9. ^ [9] 查煒.經絡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
  10. ^ [10] 孫國傑主編.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3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