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仲謐

中醫學家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yú zhòng mì

2 註解

於仲謐于志寧于志寧(581~659?)爲唐代官吏,字仲謐,京兆高陵(今陝西高陵)人。唐太宗時近臣,656年(顯慶初年),任僕射(宰相);657年,與李𪟝”等組織修定本草,較其前代本草書新增藥物一百多種,於顯慶四年完成,名《新修本草》並附插圖,共54卷。書成後,由政府頒行全國,是爲我國古代第一部藥典。卒年78歲[1]

3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