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刺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ào jiá cì wán

2 《聖惠》卷七十二

2.1 組成

皂莢刺1兩(炒令黃),野狸頭1個(燒灰),蝟皮1片(炙令黃),麝香1分(研入),烏蛇肉1兩(酒拌,炒令黃),槐子仁1兩(微炒),(??)藤子1兩(去殼,微炒),麒麟竭半兩。

2.2 主治

婦人痔疾,久不止者。

2.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當歸湯送下。

2.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以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3 《聖惠》卷六十

3.1 組成

皂莢刺2兩(燒令煙盡),臭樗皮1兩(微炙),防風1兩(去蘆頭),赤芍藥1兩,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

3.2 主治

痔疾,肛邊癢痛不止。

3.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煎防風湯送下。

3.4 製備方法

上爲末,用釅醋1升,熬1半成膏,次下餘藥爲丸,如小豆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