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概述
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FOS)又稱寡果糖、蔗果三糖族低聚糖,是由蔗糖分子的果糖殘基結合1~3個果糖而成的低聚糖[1]。
低聚果糖是常用的食品配料,作爲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的低聚果糖有多重來源,如以菊苣爲原料,經部分酶水解後提純、噴霧乾燥製得[2];以蔗糖爲原料,用來源於米麴黴的 β-果糖基轉移酶水解後,經色譜分離提純、乾燥製得[3];以白砂糖爲原料,用來源於黑麴黴的酶解後,經脫色、過濾、乾燥等工藝製得[4]。低聚果糖作爲食品營養強化劑被列入《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GB14880-2012)中,可用於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
3 名稱
低聚果糖 Oligofructose
6 菊苣來源的低聚果糖
6.1 低聚果糖的使用範圍和使用量
6.2 低聚果糖的生產工藝
6.3 低聚果糖的技術要求
6.3.1 感觀要求
6.3.2 理化指標
6.3.3 微生物指標
7 蔗糖來源的低聚果糖
7.1 低聚果糖質量規格要求
7.1.1 生產工藝
以蔗糖爲原料,用來源於米麴黴的β-果糖基轉移酶水解後,經色譜分離提純、乾燥製得。
7.1.2 性狀
白色或微黃色粉狀。
7.2 技術要求
7.2.1 理化指標
應符合表 1 的規定。
表1 理化指標
項 目 | 指 標 | 檢 驗 方 法 |
低聚果糖含量( 以幹基計) ,w/% ≥ | 95.0 | GB/T 23528 |
水分,w/% ≤ | 5.0 | GB 5009.3 |
pH | 4.5~7.0 | GB/T 20885 |
電導灰分( 佔幹物質) ,w/% ≤ | 0.2 | GB 317 |
砷(以 As 計)/ (mg/kg ) ≤ | 0.5 | GB/T 5009.11 |
鉛(Pb) / (mg/kg ) ≤ | 1.0 | GB 5009.12 |
7.2.2 微生物指標
應符合表 2 的規定。
表2 微生物指標
8 白砂糖來源的低聚果糖
8.1 使用範圍和使用量
按GB 1488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以及原衛生部公告規定低聚果糖的用量和使用範圍。
8.2 質量規格要求
8.2.1 生產工藝
以白砂糖爲原料,用來源於黑麴黴的酶解後,經脫色、過濾、乾燥等工藝製得的食品添加劑低聚果糖。
8.2.2 技術要求
8.2.2.1 感官要求
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 感官要求
8.2.2.2 理化指標
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 理化指標
項 目 | 指 標 | 檢 驗 方 法 | |
低聚果糖(GF2+GF3+GF4) (以幹基計,%) | ≥ | 95.0 | GB/T 23528 |
≤ | 5.0 | GB/T 22221 | |
水分,w/% | ≤ | 5.0 | GB 5009.3 |
灰分,w/% | ≤ | 0.1 | GB 5009.4 |
砷(以As計)/(mg/kg) | ≤ | 0.3 | GB/T 5009.11 |
鉛(Pb)/(mg/kg) | ≤ | 0.5 | GB 5009.12 |
8.2.2.3 微生物指標
應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微生物指標
9 參考資料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WS/T 476—2015 營養名詞術語[Z].2015-12-29.
-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部公佈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的公告(2009年 第11號)".
- ^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種食品添加劑的公告(衛生部公告2012年第6號)".
- ^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批准聚偏磷酸鉀作爲食品添加劑新品種等的公告".2013年 第2號
- ^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公告(2008年第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