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普濟方》卷一五一引《局方》
2.1 方名
2.2 組成
藿香1兩,厚朴(薑汁制)1兩,陳皮(去白)1兩,蒼朮(浸炒)1兩,半夏1兩,甘草(炒)1兩,川芎1兩。
2.3 功效
2.4 主治
四時傷寒,五種膈氣,吞酸,噫痞噎塞,乾嘔噁心;內受溼寒,外感風邪,身體沉重,肢節痠疼,頭昏鼻塞,未分陰陽之間,尤宜服之;八般瘧疾,遍身浮腫,五勞七傷,或風氣所灌,手足腫痛,全不思飲;孕婦產前產後,皆可服餌。又治霍亂吐瀉,心腹疼痛,脾氣虛弱,臟腑時鳴,小兒脾胃不和,時氣諸疾,及治四方不伏水土。
2.5 用法用量
每服5錢重,水1盞半,加生薑3片,棗1枚,同煎8分,去滓溫服,滓再煎服,不拘時候。
2.6 加減
如欲出汗,加蔥白;若酒後得證,加幹葛;小腹疼,加炒小茴香;心疼,加玄胡索;若陰證,手足微冷,大便虛,加丁香、幹葛,姜;食後得證,加香附子,淡豆豉;瀉痢,加肉豆蔻。
2.7 製備方法
上(口父)咀,如法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