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直接鏡檢法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hēn jūn zhí jiē jìng jiǎn fǎ

2 概述

真菌直接鏡檢法是一種方便、準確診斷真菌病的檢測方法。此法簡便易行,陽性可明確真菌是否存在,結合臨牀表現可確診皮膚真菌病,但一般不能確定致病菌種類,而且陰性不能完全排除真菌病診斷。

3 操作名稱

真菌直接鏡檢法

4 適應

真菌直接鏡檢法適用於各種淺部、深部真菌病均可採用真菌直接鏡檢法

5 禁忌

無特殊禁忌

6 用品及準備

鈍刀、拔毛鑷、載玻片、蓋玻片、10%-20%氫氧化鉀(鈉)溶液酒精燈、火柴、小片濾紙、顯微鏡

各種淺部、深部真菌病待檢標本的準備。用鈍刀刮取皮損邊緣部的皮屑,或用小刀刮取變色鬆脆的甲屑,用拔毛鑷拔取病發,置載玻片上,加1滴10%的KOH溶液,蓋上蓋玻片後在酒精燈上微微加熱,待標本溶解,輕輕加壓蓋玻片使標本透明,然後顯微鏡下觀察。

7 操作方法

1.取標本少許置於載玻片上,滴1-2滴氫氧化鉀(鈉)溶液,加蓋玻片。然後酒精燈上微烘,加速角質溶解,但勿使沸騰。

2.輕輕按壓蓋玻片,以濾紙吸取多餘藥液,然後鏡檢。檢查時應遮去強光,先在低倍鏡下觀察有無真菌菌絲和孢子然後用高倍鏡觀察孢子和菌絲的形態、特徵、位置、大小和排列等。

3.典型真菌鏡檢所見

(1)花斑癬:短粗、兩頭鈍圓、稍彎曲的菌絲,成堆的圓形或卵圓形厚壁孢子,有時有芽胞

(2)頭癬

①黃癬:黃癬痂,發內孢子鹿角狀菌絲,可見氣溝、氣泡。

②白癬:斷髮外菌鞘由鑲嵌或成堆圓形孢子組成。

黑癬:發內鏈狀孢子

(3)體股癬手足癬:分支分隔的長菌絲。

(4)甲癬:分支分隔的長菌絲,常斷裂爲關節孢子樣。

(5)念珠菌病:假菌絲、圓形或橢圓形芽胞

(6)隱球菌病:圓形或橢圓形雙壁孢子,外圍有一層透光莢膜,在黑色背景下極爲明亮。

(7)着色芽生菌病:棕色圓形厚壁分隔孢子

(8)暗色絲孢黴病:棕色分支分隔菌絲或酵母細胞

(9)鏈狀芽生菌病:鏈狀出芽孢子

(10)毛黴病:寬大菌絲,不分隔。

8 注意事項

1.拔毛鑷或鈍刀在使用前後均應火焰消毒並等冷卻後使用。

2.拔髮時可用放大鏡或在濾過紫外線燈下選擇病發。

3.鏡檢時所見菌絲或孢子注意纖維表皮細胞間隙、氣泡、油點等相鑑別。

4.採取標本應保質、保量、防污染

9 幾種深部真菌病標本鏡檢法

念珠菌病皮膚指甲或趾甲標本檢查方法同前;痰液或口腔粘膜損害標本塗片,可按皮膚標本處理後鏡檢,亦可用革蘭染色法檢查

孢子絲菌病:直接鏡檢一般無診斷價值,應取膿液及病變組織真菌培養;

着色真菌病檢查痂與膿液方法表皮真菌病,病原體爲單個或成羣的棕色厚壁分隔孢子

隱球菌病:先在載玻片上滴一小滴優質墨汁(最好是印度墨汁),再取皮膚感染膿性物或腦脊液一滴,經接種環與之允分混合,蓋上蓋玻片,直接在顯微鏡下尋找莢膜厚壁圓形孢子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