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用品及準備
鈍刀、拔毛鑷、載玻片、蓋玻片、10%-20%氫氧化鉀(鈉)溶液、酒精燈、火柴、小片濾紙、顯微鏡。
各種淺部、深部真菌病待檢標本的準備。用鈍刀刮取皮損邊緣部的皮屑,或用小刀刮取變色鬆脆的甲屑,用拔毛鑷拔取病發,置載玻片上,加1滴10%的KOH溶液,蓋上蓋玻片後在酒精燈上微微加熱,待標本溶解,輕輕加壓蓋玻片使標本透明,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
7 操作方法
1.取標本少許置於載玻片上,滴1-2滴氫氧化鉀(鈉)溶液,加蓋玻片。然後在酒精燈上微烘,加速角質溶解,但勿使沸騰。
2.輕輕按壓蓋玻片,以濾紙吸取多餘藥液,然後鏡檢。檢查時應遮去強光,先在低倍鏡下觀察有無真菌菌絲和孢子,然後用高倍鏡觀察孢子和菌絲的形態、特徵、位置、大小和排列等。
3.典型真菌鏡檢所見
(1)花斑癬:短粗、兩頭鈍圓、稍彎曲的菌絲,成堆的圓形或卵圓形厚壁孢子,有時有芽胞。
(2)頭癬
②白癬:斷髮外菌鞘由鑲嵌或成堆圓形孢子組成。
(6)隱球菌病:圓形或橢圓形雙壁孢子,外圍有一層透光莢膜,在黑色背景下極爲明亮。
(10)毛黴病:寬大菌絲,不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