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國家基本藥物
序號 | 基本藥物目錄序號 | 藥品名稱 | 劑型 | 規格 | 單位 | 零售指導價格 | 類別 | 備註 |
944 | 146 | 動物胰島素(中性胰島素) | 注射劑 | 400單位:10ml | 瓶(支) | 20.5元 | 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 * |
243 | 20 | 附子理中丸 | 蜜丸 | 9g | 丸 | 0.6元 | 中成藥部分 | * |
244 | 20 | 附子理中丸 | 蜜丸 | 54g | 瓶 | 3.2元 | 中成藥部分 | |
245 | 20 | 附子理中丸 | 蜜丸 | 60g | 瓶 | 3.5元 | 中成藥部分 | |
246 | 20 | 附子理中丸 | 蜜丸 | 120g | 瓶 | 6.6元 | 中成藥部分 | |
247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6g | 袋 | 0.55元 | 中成藥部分 | *△ |
248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30g | 瓶 | 2.4元 | 中成藥部分 | |
249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36g | 瓶 | 2.9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0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40g | 瓶 | 3.2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1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48g | 瓶 | 3.8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2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54g | 瓶 | 4.2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3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60g | 瓶 | 4.6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4 | 20 | 附子理中丸 | 水蜜丸 | 72g | 瓶 | 5.5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5 | 20 | 附子理中丸 | 濃縮丸 | 200丸 | 瓶 | 6.3元 | 中成藥部分 | *△ |
256 | 20 | 附子理中丸 | 濃縮丸 | 192丸 | 瓶 | 6.1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7 | 20 | 附子理中丸 | 濃縮丸 | 360丸 | 瓶 | 11.1元 | 中成藥部分 | |
258 | 20 | 附子理中片 | 片劑 | 36片(糖衣) | 盒(瓶) | 24元 | 中成藥部分 | *△(指用量爲一次6~8片,一日1~3次的品規) |
259 | 20 | 附子理中片 | 片劑 | 18片(糖衣) | 盒(瓶) | 12.3元 | 中成藥部分 | |
260 | 20 | 附子理中片 | 片劑 | 60片(糖衣) | 盒(瓶) | 39.3元 | 中成藥部分 | |
364 | 32 | 補中益氣丸 | 水丸 | 60g | 瓶 | 6.6元 | 中成藥部分 | * |
365 | 32 | 補中益氣丸 | 水丸 | 6g | 袋 | 0.78元 | 中成藥部分 | |
366 | 32 | 補中益氣丸 | 水丸 | 30g | 瓶 | 3.5元 | 中成藥部分 | |
367 | 32 | 補中益氣丸 | 水丸 | 40g | 瓶 | 4.5元 | 中成藥部分 | |
368 | 32 | 補中益氣丸 | 水丸 | 54g | 瓶 | 6元 | 中成藥部分 | |
369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9g | 丸 | 0.62元 | 中成藥部分 | *△ |
370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30g | 瓶 | 1.9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1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36g | 瓶 | 2.2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2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54g | 瓶 | 3.3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3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60g | 瓶 | 3.6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4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72g | 瓶 | 4.3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5 | 32 | 補中益氣丸 | 蜜丸 | 120g | 瓶 | 6.8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6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200丸 | 瓶 | 8.2元 | 中成藥部分 | *△ |
377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48丸 | 瓶 | 2.1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8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100丸 | 瓶 | 4.2元 | 中成藥部分 | |
379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120丸 | 瓶 | 5元 | 中成藥部分 | |
380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180丸 | 瓶 | 7.4元 | 中成藥部分 | |
381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192丸 | 瓶 | 7.9元 | 中成藥部分 | |
382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216丸 | 瓶 | 8.8元 | 中成藥部分 | |
383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240丸 | 瓶 | 9.8元 | 中成藥部分 | |
384 | 32 | 補中益氣丸 | 濃縮丸 | 360丸 | 瓶 | 14.4元 | 中成藥部分 | |
385 | 32 | 補中益氣顆粒 | 顆粒劑 | 3g | 袋 | 5元 | 中成藥部分 | *△ |
注(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部分):
1、表中備註欄標註“*”的爲代表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在備註欄中加註“△”的,該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比價關係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爲臨時價格。
注(中成藥部分):
2、表中備註欄加註“△”的劑型規格,及同劑型的其他規格爲臨時價格。
4 註解
中 ㈠(zhōng) ①中間,當中。《素問·六微旨大論》:“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 ②裏,內。《素問·金匱真言論》:“故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它如“胃中”、“胸中”、“腹中”等。 ③半。《靈樞·玉版》:“迎之五里,中道而止。” ④中等。《素問·至真要大論》:“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 ⑤無太過不及,不偏不倚。《靈樞·師傳》:“寒溫中適,故氣將持。” ⑥指內臟。《靈樞·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楊上善注:“中謂五臟。” ⑦指月半。《素問·六節髒象論》:“立端於始,表正於中。”王冰注:“中,月半也。”⑧指中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上少陰火,中太宮土運,下陽明金。” ⑨指中見之氣。《素問·至真要大論》:“陽明厥陰,不從標本,從乎中也。” ㈡(zhòng,音仲) ①符合,恰好對上。《素問·脈要精微論》:“以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 ②感受,受到侵害。《素問·瘧論》:“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 ③刺中。《素問·刺禁論》:“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滿。” ④觸,碰。《素問·玉機真髒論》:“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 ⑤應,感應。《素問·病能論》:“所謂深之細者,其應手如針也。” ⑥到。《靈樞·五色》:“如是者,壽必中百歲。” ⑦切中。《素問·徵四時論》:“卒持寸口,何病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