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

人物百科 明代 中醫學家 中醫學 鍼灸學家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hū sù

2 註解

朱橚爲明代醫學[1]朱橚爲(?~1425)明藩王[2]太祖朱元璋第五子[2][2]。安徽鳳陽人[2]。洪武十四年就藩邸開封,當地野生植物甚多,購求可供充飢救荒者植於園圃,親自觀察[2]。待其長成,召畫工寫生繪圖,並註明可食部位及食用法,匯成《救荒本草》(1406)4卷(後世或釐爲8卷、14卷)[2]。收植物414種,圖形真實,內容多爲調查觀察所得,徐光啓曾收入《農政全書》以廣其傳[2]。另著《普濟方》168卷(《四庫全書》改編爲426卷),取古今方劑彙輯而成[2]

曾主纂《普濟方》,其中針灸門佔15卷,收載多種明以前鍼灸著作[2]

3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254.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19.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