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辭典》:豬蹄甲
2.1 出處
《綱目》
2.2 拼音名
Zhū Tí Jiǎ
2.3 別名
豬懸蹄(《本經》),豬懸蹄甲(《千金·食治》),豬蹄合子(《聖濟總錄》),豬爪甲(《普濟方》),豬退(《綱目》)。
2.4 來源
爲豬科動物豬的蹄甲。
2.5 原形態
2.6 炮製
《千金·食治》:"酒浸半日,炙焦用之。"
2.7 性味
鹹,平。
①《本經》:"平。"
②《藥對》:"微寒。"
③《綱目》:"鹹,平,無毒。"
2.8 歸經
2.9 功能主治
2.10 用法用量
內服:燒灰研末。外用:研末調敷。
2.11 附方
①治久咳嗽喘息:豬蹄合子四十九枚(黑者,水浸洗淨),天南星一枚(大者銼),款冬花(帶蕊者末)半兩。上三昧,用瓶子一枚,鋪豬蹄合子在內,上以天南星勻蓋之,合了,鹽泥赤石脂固濟火煅,白煙出爲度,候冷取出,入款冬花末並麝香一分,龍腦少許,同研。每服一錢匕,食後煎桑根白皮湯調下。(《聖濟總錄》黑金散)
②治諸痔:豬懸蹄甲不拘多少,燒存性,爲末,陳米湯調二鈸,空心服。(《仁齋直指方》豬甲散)
③治牡痔生鼠乳,肛門癢痛,觸着有膿血出不絕:豬懸蹄殼(燒成灰、研)一兩,水銀三大豆許。上二味,先取水銀,用蒸棗肉二枚,研勻,次入蹄殼灰,拌和爲丸,如雞頭實大。先以鹽湯洗下部,納一丸,夜臥時再用,以瘥爲度。(《聖濟總錄》豬蹄灰丸)
④治小兒白禿:豬蹄甲七個,每個入白礬一塊,棗兒一個,燒存性,研末,入輕粉、麻油調搽。(《綱目》)
⑤治凍爛瘡:豬後懸蹄一味,燒爲灰,研細,以豬脂和敷之。(《聖濟總錄》豬蹄膏)
2.12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