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zhù yuàn yán zhòng jí xìng hū xī dào gǎn rǎn bìng lì shào diǎn jiān cè fāng àn (2011nián bǎn )
《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點監測方案(2011年版)》由衛生部於2011年1月28日印發。
爲持續監控我國流感臨牀嚴重性變化,瞭解流感重症病例的臨牀和流行病學特徵,分析重症病例中病毒的抗原性、基因特徵及耐藥性變異情況,進一步豐富流感監測工作內涵,提高監測質量和工作水平,爲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學依據,特制定本方案。
2 一、監測目的
(一)監測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佔住院病例比例以及確診流感病例佔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比例的變化趨勢,監控流感臨牀嚴重性變化和流感活動狀況。
(二)瞭解流感重症病例的臨牀、流行病學特徵和季節性特點,探討流感重症發生和死亡的影響因素,爲流感預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
(三)分析流感重症病例中病毒的抗原性、基因特徵及耐藥性變異,爲流感疫苗毒株的預測和推薦提供依據。
3 二、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定義
3.1 (一)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臨牀描述。
急性呼吸道感染在臨牀上是一種常見疾病,也是嬰幼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分爲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包括以急性鼻咽炎爲主的普通感冒、急性鼻竇炎、中耳炎、扁桃體咽炎、喉炎、會厭炎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細支氣管炎、肺炎,及成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和支氣管擴張急性加重等。急性呼吸道感染除通常引起發熱和呼吸系統疾病症狀、體徵外,也可伴隨或引起全身和其他系統疾病的臨牀表現,症狀輕重與患者年齡、病原體、感染部位及感染程度有關。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常需住院治療,甚至進入重症監護室(ICU)。
3.2 (二)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監測的病例定義。
1. 5歲以上兒童及成人。
新收入院患者具有以下4項臨牀表現:
(1)急性起病;
正在住院治療的患者如出現上述4項臨牀表現,也視爲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2. 5歲及以下嬰幼兒。
新收入院患兒具有以下3項臨牀表現:
(1)急性起病;
(3)伴以下症狀或體徵之一:
①氣促:呼吸頻率大於 60次/分鐘(<2個月的嬰兒);呼吸頻率大於50次/分鐘(2-11月齡嬰兒);呼吸頻率大於40 次/分鐘(1-5歲)。
②拒食或嗆奶。
③嚴重嘔吐。
④抽搐。
⑥胸壁凹陷或平靜時喘鳴。
正在住院治療的患兒如出現上述3項臨牀表現,也視爲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
4 三、監測內容與工作要求
4.1 (一)監測哨點醫院及科室設置。
1.監測哨點醫院設置。考慮到我國不同區域氣候特徵、流感流行特點、監測哨點的地域代表性和既往工作質量等因素,經與北京、黑龍江、浙江、福建、山東、湖南、廣東、四川、雲南、甘肅等省市協商,確定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等10家醫院、北京市西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0家流感監測網絡實驗室(名單見附表)開展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點監測工作。監測網絡將根據工作需要,依據分批擴大的原則,選擇流感監測工作基礎好、具有較強臨牀微生物實驗室檢測能力、參與監測工作積極性高的國家級流感監測哨點醫院及對應的網絡實驗室,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評估合格後納入。
2.監測科室設置。
(2)重症監護室:上述科室及急診科的專科重症監護室(專科ICU)。
(3)重症醫學科:如哨點醫院成立綜合的重症醫學科,則重點監測重症醫學科中呼吸內科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患者。
4.2 (二)監測時間。
4.3 (三)病例發現與報告。
1.哨點醫院每個監測科室確定專人,對每日在該科室病房或ICU新收入院的病人或正在住院治療的病人進行篩查,若發現符合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監測病例定義的患者,收集患者相關信息,在病人入院後或住院病人出現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24小時內,填寫《醫院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記一覽表》(見附表1)。無論當日是否發現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分年齡組統計該科室當日入院的病人數,填寫《醫院入院病人數統計表》(見附表2),報醫院主管科室。
2.哨點醫院監測工作主管科室每日對各監測科室前一日登記、報送的《醫院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記一覽表》和《醫院入院病人數統計表》進行彙總,每週一負責將前一週數據分科室錄入到《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數據庫—附表1A-哨點醫院》、《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數據庫—附表2》(利用Epidata軟件設計,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一提供),註明報告省份名稱和日期,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對應的網絡實驗室、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sari@chinacdc.cn)。
4.4 (四)病原學監測。
1.標本採集。
(1)採樣對象:符合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監測病例定義的所有患者。
(2)標本種類和數量:包括咽拭子、鼻咽拭子、氣管吸取物。未使用機械通氣的患者採集咽拭子或鼻咽拭子,使用機械通氣的患者可採集氣管吸取物。其中咽拭子、鼻咽拭子採集後,放入含3-4mL採樣液的採樣管中;氣管吸取物採集5mL。
(3)採集時間: 各監測科室對每日篩查出的符合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監測病例定義的全部患者,在新收病人入院後或已住院病人出現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後24小時內,由各監測科室指定專人採集病人上述呼吸道標本之一,將採樣信息填至《醫院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記一覽表》(附表1),並根據患者臨牀病志或本人提供的信息,完成《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調查表》(附表3)第一、二部分的填寫。如患者需使用抗流感病毒藥物(烷胺類和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藥物)治療,儘量在藥物使用前採集標本。
(4)哨點醫院採集的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標本數量不納入該哨點醫院流感常規監測每周應採集的門急診流感樣病例標本數量。此外,已作爲流感樣病例在門急診採集標本的患者,仍需根據上述要求進行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登記、報告。
哨點醫院主管科室對各監測科室每日採集的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標本統一進行登記、編號,同時在採樣管和對應的《-醫院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記一覽表》(附表1)中登記。標本採集後應當在4℃條件下保存,並在48小時內運送至相應的流感監測網絡實驗室,同時附上附表1(複印件);若未能在48小時內送至實驗室的,應當置於-70℃或以下保存,並保證採集的標本1周內送到對應的網絡實驗室。標本應當避免反覆凍融。流感網絡實驗室收到哨點醫院送檢的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標本後,做好標本接收工作,並在附表1(複印件)中進行登記。
標本送至網絡實驗室後,立即進行處理。將原始標本分爲3份,1份用於流感病毒核酸檢測,1份用於MDCK細胞和(或)雞胚接種,1份保存待複覈。所有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標本應當在網絡實驗室至少保存2年。
開展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學監測的實驗室必須爲生物安全Ⅱ級實驗室或以上,具備流感病毒核酸檢測、病毒分離和鑑定的生物安全要求和檢測技術、條件。
在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前提下,網絡實驗室收到標本後要及時進行標本處理和核酸檢測,先進行甲型(A)和乙型(B)流感病毒通用引物核酸檢測,甲型陽性的標本繼續進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季節性A(H1) 和A(H3)流感病毒核酸檢測, 若以上3種亞型的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爲陰性,要進一步開展禽流感病毒A(H5)核酸檢測。網絡實驗室應當在收到標本72小時內完成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在附表1(複印件)中做好實驗室檢測結果的記錄,並及時向哨點醫院監測工作主管科室反饋。流感和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的病例,按照有關規定對病例進行報告和管理。
對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標本,各網絡實驗室要利用狀態良好的MDCK細胞和(或)雞胚進行流感病毒分離和鑑定工作。具備禽流感病毒分離條件的網絡實驗室,要進行禽流感病毒分離和鑑定工作。(注: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工作涉及的相關實驗室技術操作規範、表格均參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全國流感、禽流感監測相關技術指南)。
各網絡實驗室於每週二將前一週收檢的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標本的流感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填至《醫院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記一覽表》(附表1)上, 並錄入到《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數據庫-附表1B-網絡實驗室》(利用Epidata軟件設計,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一提供),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監測哨點醫院、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sari@chinacdc.cn)。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標本,在核酸檢測完成後2周內,將病毒分離鑑定的結果按上述方式報送上級單位。
4.毒株保存、管理及寄送。
各網絡實驗室將分離到的流感毒株及時報送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保存。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當儘快對網絡實驗室報送的毒株進行復核鑑定,並於每週一對前一週完成鑑定的複覈結果進行反饋。各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將所有符合報送標準的流感毒株送國家流感中心。從標本採集到送至國家流感中心的時間不超過1個月。
各網絡實驗室對於不能區分型別或亞型的毒株和陽性標本要求在48小時內送至國家流感中心;對發現的新亞型(或疑似新亞型)的毒株和陽性標本應當立即送國家流感中心複覈檢測。
國家流感中心收到毒株後,按照一定比例,定期選擇不同時間、不同地區分離的毒株,採用單向血凝抑制試驗和交叉血凝抑制試驗進行抗原性分析,同時進行基因序列測定、比較分析,並開展毒株對烷胺類藥物、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藥物的耐藥性監測工作,完成後及時向各省(區、市)和/或送毒株的流感監測網絡實驗室反饋。國家流感中心若監測到毒株的病原學特徵和耐藥性發生變化,應當在24小時內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書面報告。
4.5 (五)病例追蹤與調查。
1.已採集標本的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痊癒出院或死亡後24小時內,其主管醫生或科室指定的專人負責填寫《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調查表》(附表3)第三部分內容,經覈查完整後,報醫院主管科室。
2.哨點醫院主管科室於每週一將前一週各監測科室已填報完整的《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調查表》(附表3),錄入到《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點數據庫-附表3》 (利用Epidata軟件設計,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一提供),並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對應的網絡實驗室、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sari@chinacdc.cn)。
3.若病例出院時未治癒,網絡實驗室所在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於病例出院30天內對病例的轉歸進行動態追蹤,並將追蹤結果反饋給哨點醫院監測主管科室,補錄入《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數據庫-附表3》中。
5 四、組織管理及職責分工
5.1 (一)衛生部。
負責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工作的組織管理,並適時組織對該項工作進行督導檢查。
5.2 (二)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
1.負責本轄區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工作的組織管理,以及網絡實驗室與哨點醫院的協調。
2.組織對本轄區各監測單位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工作的督導和考覈。
5.3 (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制訂和完善項目相關技術方案和培訓材料。
2.爲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網絡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協調、組織關鍵檢測試劑的製備、分發工作。
3.負責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數據庫的設計、完善。及時分析、報告、反饋監測數據和結果。
4.開展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分離毒株抗原性、基因特性分析及毒株耐藥性監測工作。
5.4 (四)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1.負責本轄區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和協調管理。
2.爲本轄區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單位提供培訓師資和技術指導。
3.定期對轄區內的監測數據和結果進行分析和反饋,監測年度結束後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交年度監測工作報告。
4.對本轄區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工作進行督導檢查、考覈評估,並及時報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同級衛生行政部門。
5.5 (五)網絡實驗室。
1.根據監測方案要求,負責本轄區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和管理。
2.爲對應的哨點醫院提供培訓師資和技術指導。
3.負責開展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標本的流感病毒核酸檢測、病毒分離鑑定,將標本接收、檢測等信息錄入到“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數據庫”,並及時報告、反饋檢測結果。
4. 按要求妥善保存標本和毒株。按照相應的時限和要求將流感毒株送至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國家流感中心,並提供毒株送檢、保存管理等信息。
5.定期與對應的哨點醫院溝通、協調,及時發現和解決監測工作中的問題。
6.督促哨點醫院完成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和入院病人數的登記報告、標本採集、保存和運送工作,協助哨點醫院對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進行調查和追蹤。
5.6 (六)哨點醫院。
2.按照監測方案的要求,完成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和入院病人數的登記報告、標本採集、保存和運送工作。
3.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培訓材料,組織、開展對本院參與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工作人員的培訓。
4.根據調查表收集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相關信息,及時錄入到“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點監測數據庫”。
5.定期與對應的網絡實驗室進行溝通、協調,及時發現、解決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6.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考覈、評估結果,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6 五、資金管理、督導與考覈評估
6.1 (一)資金管理。
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點監測工作經費主要用於支持各網絡實驗室和哨點醫院開展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篩查、登記報告、標本採集、檢測、毒株寄送、人員培訓、督導評估等工作。各省(區、市)要保證監測經費專款專用,不得截留、擠佔和挪用專項補助資金。
6.2 (二)督導。
衛生部組織對各省(區、市)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工作進行督導檢查,重點對網絡實驗室和哨點醫院的監測操作規程、人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進行現場評估,對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靈敏性、可操作性等進行考覈,同時提供相關技術指導,並將督導報告反饋給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對本轄區的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監測單位進行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並敦促整改,督導報告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備案。
6.3 (三)考覈和評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制訂考覈評估方案,對哨點醫院、網絡實驗室、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工作量和工作質量進行評估。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對轄區內網絡實驗室和哨點醫院進行考覈,指導轄區內網絡實驗室對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
聯繫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馮錄召
電話/傳真:010-58900506
Email: sari@chinacdc.cn
7 附表1 醫院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登記一覽表
登記科室:□1.病房:□呼吸內科 □兒內科 □感染性疾病科 □2.重症監護室:□呼吸內科 □兒內科 □感染性疾病科 □急診科
□3. 重症醫學科: □呼吸內科 □感染性疾病科 □4.其他(請詳述) 登記日期:20□□年□□月□□日
注:1. 年齡分年和月:≥1歲患者填寫實足年齡,1歲以下嬰兒填寫月齡。2.住院期間出現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填寫呼吸道症狀出現的日期。
3. 標本類型:A:咽拭子 B:鼻咽拭子 C:氣管吸取物。 4. 標本編號: 標本採集省份國標碼(2位)+年份(2位)+病例當年順序號(4位)。
5. 病毒型別爲:A、B、陰性和未檢測;如A型陽性,填寫病毒亞型:包括甲型H1N1、季節性A(H1)、A(H3)、A(H5)、A(不能區分亞型)。
6. 分離鑑定和複覈鑑定結果填寫陽性、陰性或未分離。如陽性,填寫病毒型別(A、B)和亞型/系,包括甲型H1N1、季節性A(H1)、A(H3)、A(H5),B(Victoria)、B(Yamagata)。
填表人(填表日期):1. 2. 3. 4.
8 附表2 醫院入院病人數統計表
登記科室1:□1.病房:□呼吸內科 □兒內科 □感染性疾病科 □2.重症監護室:□呼吸內科 □兒內科 □感染性疾病科 □急診科
□3. 重症醫學科: □呼吸內科 □感染性疾病科 □4.其他(請詳述)
周次2 | 入院日期 | 各年齡組(歲)入院病人數 | 合計 | ||||
0~ | 5~ | 15~ | 25~ | 60~ | |||
注: 1. 請用“√”標記監測科室;如爲“其他”,請詳細填寫監測科室名稱。 2.按照流感監測周曆表。
填表人: 填表日期:□□□□年□□月□□日
9 附表3 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調查表
一、調查表管理信息 |
1. 調查表編號□□□□□□□□ (同附表1中標本編號) 2.住院號□□□□□□□□□□ 3.填報單位 4.病例調查科室: □4.2重症監護室(ICU):□呼吸內科 □兒內科□感染性疾病科 □急診科 |
二、病案信息採集 |
(一)基本信息 |
1.姓名 1.1家長姓名(若是兒童,請填寫): 2.性別 □ 男 □ 女 3.年齡 □□歲 3.1 月齡□□月(1-12個月) |
7.現住址: |
8.聯繫人: 9.聯繫電話: |
(二)住院日期和診斷 |
1.入院日期:□□年□□月□□日 2.本次入院臨牀診斷: |
(三)既往史 1.有無下述基礎疾病 |
1.1 慢性肺部疾病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哮喘 □慢性支氣管炎 □肺氣腫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其他(請填寫疾病名稱) 1.2 心血管疾病 □是 □否 □不清楚 1.3 代謝性疾病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糖尿病 (請選擇糖尿病類型:□1型 □2型 □不清楚) □高脂血症 □其他(請填寫疾病名稱) 1.4 慢性腎臟疾病 □是 □否 □不清楚;如果是,請填寫疾病名稱 1.5 慢性肝臟疾病 □是 □否 □不清楚;如果是,請填寫疾病名稱 1.6 癌症/腫瘤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請填寫疾病名稱 1.7 發病時處於免疫抑制狀態(如HIV/AIDS、 糖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藥物治療或器官移植後等情況)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請列出 1.8 是否有其他系統疾病:□是 □否 □不清楚 □其他疾病1 □其他疾病2 □其他疾病3 2.(育齡期婦女,請詢問並填寫)是否懷孕?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孕期 周,第 次 3.過去一年是否接種過季節性流感疫苗? □是 □否 □不清楚 |
三、臨牀表現、治療、併發症與轉歸 |
(一)主要臨牀表現 1.發熱 □是 □否 □不清楚 請詳述本次發病後的最高體溫 ℃ 2.咽痛 □是 □否 □不清楚 3.咳嗽 □是 □否 □不清楚 5.氣促 □是 □否 □不清楚 請詳述本次發病後觀察到的呼吸頻率最高值爲 次/分鐘 6. 肺部聽診異常 □是 □否 □不清楚 □小水泡音 □其他(請詳述) 7.X線表現爲肺部異常 □是 □否 □不清楚 以下(第8-12項)僅5歲及以下嬰幼兒患者填寫,5歲以上兒童和成人跳至第(二)部分 8.拒食或嗆奶 □是 □否 □不清楚 9. 嚴重嘔吐 □是 □否 □不清楚 10.抽搐 □是 □否 □不清楚 12.胸壁凹陷或平靜時喘鳴 □是 □否 □不清楚 (二)治療 |
神經氨酸酶抑制劑類藥物:□奧司他韋(達菲、奧爾菲、歐瑞斯等) □扎那米韋 2.是否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 □是 □否 3.收治ICU:□是 □否 (三)併發症: □有 □無(跳至第(四)部分) □不清楚 1.肺炎 □是 □否 □不清楚 如果是,請選擇肺炎類型:(可多選) □病毒性肺炎 □細菌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 □其他(請填寫疾病名稱) □不清楚 2.呼吸衰竭 □是 □否 □不清楚 3.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 □是 □否 □不清楚 4.心力衰竭 □是 □否 □不清楚 5.腎功能不全 □是 □否 □不清楚 6.肝功能不全 □是 □否 □不清楚 7.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 □是 □否 □不清楚 9.其他1 其他2 |
(四)出院日期和診斷 |
1.出院日期:□□年□□月□□日 2.主要出院診斷 : 3.1 如果死亡,死亡日期:□□□□年□□月□□日 |
填表人: 填表日期:□□□□年□□月□□日
10 附表4 流感監測周曆表
周代碼 | 周起始日期 | 周終止日期 | 周代碼 | 周起始日期 | 周終止日期 | |
1101 | 2011/1/3 | 2011/1/9 | 1127 | 2011/7/4 | 2011/7/10 | |
1102 | 2011/1/10 | 2011/1/16 | 1128 | 2011/7/11 | 2011/7/17 | |
1103 | 2011/1/17 | 2011/1/23 | 1129 | 2011/7/18 | 2011/7/24 | |
1104 | 2011/1/24 | 2011/1/30 | 1130 | 2011/7/25 | 2011/7/31 | |
1105 | 2011/1/31 | 2011/2/6 | 1131 | 2011/8/1 | 2011/8/7 | |
1106 | 2011/2/7 | 2011/2/13 | 1132 | 2011/8/8 | 2011/8/14 | |
1107 | 2011/2/14 | 2011/2/20 | 1133 | 2011/8/15 | 2011/8/21 | |
1108 | 2011/2/21 | 2011/2/27 | 1134 | 2011/8/22 | 2011/8/28 | |
1109 | 2011/2/28 | 2011/3/6 | 1135 | 2011/8/29 | 2011/9/4 | |
1110 | 2011/3/7 | 2011/3/13 | 1136 | 2011/9/5 | 2011/9/11 | |
1111 | 2011/3/14 | 2011/3/20 | 1137 | 2011/9/12 | 2011/9/18 | |
1112 | 2011/3/21 | 2011/3/27 | 1138 | 2011/9/19 | 2011/9/25 | |
1113 | 2011/3/28 | 2011/4/3 | 1139 | 2011/9/26 | 2011/10/2 | |
1114 | 2011/4/4 | 2011/4/10 | 1140 | 2011/10/3 | 2011/10/9 | |
1115 | 2011/4/11 | 2011/4/17 | 1141 | 2011/10/10 | 2011/10/16 | |
1116 | 2011/4/18 | 2011/4/24 | 1142 | 2011/10/17 | 2011/10/23 | |
1117 | 2011/4/25 | 2011/5/1 | 1143 | 2011/10/24 | 2011/10/30 | |
1118 | 2011/5/2 | 2011/5/8 | 1144 | 2011/10/31 | 2011/11/6 | |
1119 | 2011/5/9 | 2011/5/15 | 1145 | 2011/11/7 | 2011/11/13 | |
1120 | 2011/5/16 | 2011/5/22 | 1146 | 2011/11/14 | 2011/11/20 | |
1121 | 2011/5/23 | 2011/5/29 | 1147 | 2011/11/21 | 2011/11/27 | |
1122 | 2011/5/30 | 2011/6/5 | 1148 | 2011/11/28 | 2011/12/4 | |
1123 | 2011/6/6 | 2011/6/12 | 1149 | 2011/12/5 | 2011/12/11 | |
1124 | 2011/6/13 | 2011/6/19 | 1150 | 2011/12/12 | 2011/12/18 | |
1125 | 2011/6/20 | 2011/6/26 | 1151 | 2011/12/19 | 2011/12/25 | |
1126 | 2011/6/27 | 2011/7/3 | 1152 | 2011/12/26 | 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