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參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ǐ shēn sǎn

2 處方

五味子 紫參 炙甘草 麻黃 桔梗各15克 米殼(蜜炒黃色)60克

3 製法

上藥研爲細末。

4 功能主治

宣肺散寒,化飲止嗽。治形寒飲冷傷肺,咳嗽喘促胸膈不利,不得安臥。

5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入白湯點服。嗽住止後服。

6 摘錄

衛生寶鑑》卷十二

7 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7.1 方名

紫參散

7.2 組成

紫參3分,肉豆蔻(去殼)1兩,烏賊魚骨(去甲)2兩。

7.3 主治

赤痢腹痛

7.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食前溫米飲調下。

7.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8 聖濟總錄》卷六十八

8.1 方名

紫參散

8.2 組成

紫參2兩,阿膠(炒燥)2兩,甘草(炙,銼)1兩。

8.3 主治

熱極吐血

8.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溫糯米飲調下,不拘時候。

8.5 製備方法

上爲散。

9 幼幼新書》卷三十引張渙

9.1 方名

紫參散

9.2 組成

紫參1兩,生乾地黃1兩,山梔子1兩,刺薊、亂髮(各燒灰)1分,蒲黃(細研)、伏龍肝(細研)1分。

9.3 主治

小兒內有鬱熱,口中吐血,鼻中衄血

9.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至1錢,煎竹茹湯調下。

9.5 製備方法

上件都拌勻。

10 聖濟總錄》卷十八

10.1 方名

紫參散

10.2 組成

紫參1兩,防風(去叉)1兩,茴香子(微炒)1兩,苦蔘1兩,何首烏(炒,去黑皮)1兩,威靈仙(去苗土)1兩,天麻1兩,烏蛇3兩,白花蛇(2蛇同酒浸7日,和骨炙用)3兩,丹蔘1兩,卷柏1兩,蒼朮(去皮,炒)3斤。

10.3 主治

肺風毒攻頭面皮膚生瘡,成大風疾。

1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溫蜜水調下,1日3次。吃藥3日後覺渾身疼是效,及起止不得爲驗,仍不得住藥。

10.5 製備方法

上爲散,更用胡麻子不拘多少,先蒸熟,後入鍋炒焦,爲末,每胡麻子末1斤,入藥末3兩,一處拌勻。

11 《聖惠》卷七十

11.1 方名

紫參散

11.2 組成

紫參1兩,鹿角膠1兩(搗研,炒令黃燥),青竹茹1兩,羚羊角屑1兩(炒令黃燥),生乾地黃2兩。

11.3 主治

婦人卒吐血不定,胸心悶痛

11.4 用法用量

以新汲水磨生薑,調下2錢,不拘時候。

11.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12 《聖惠》卷三十七

12.1 方名

紫參散

12.2 組成

紫參1分,鬱金半兩,子芩1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龍骨半兩,鹿角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

12.3 主治

大衄不止。

12.4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生地黃汁並蜜水相和調下。

12.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

13 幼幼新書》卷三十引《九籥衛生》

13.1 方名

紫參散

13.2 組成

臭椿根皮、貫衆酸石榴皮(燒灰存性)、紫參等分

13.3 主治

小兒下血痛。

13.4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米飲調下;腹痛,煎艾湯調下。

13.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