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入白湯點服。嗽住止後服。
6 摘錄
《衛生寶鑑》卷十二
9 《幼幼新書》卷三十引張渙方
9.1 方名
9.2 組成
紫參1兩,生乾地黃1兩,山梔子1兩,刺薊、亂髮(各燒灰)1分,蒲黃(細研)、伏龍肝(細研)1分。
9.3 主治
9.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至1錢,煎竹茹湯調下。
9.5 製備方法
上件都拌勻。
10 《聖濟總錄》卷十八
10.1 方名
10.2 組成
紫參1兩,防風(去叉)1兩,茴香子(微炒)1兩,苦蔘1兩,何首烏(炒,去黑皮)1兩,威靈仙(去苗土)1兩,天麻1兩,烏蛇3兩,白花蛇(2蛇同酒浸7日,和骨炙用)3兩,丹蔘1兩,卷柏1兩,蒼朮(去皮,炒)3斤。
10.3 主治
10.4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溫蜜水調下,1日3次。吃藥3日後覺渾身疼是效,及起止不得爲驗,仍不得住藥。
10.5 製備方法
上爲散,更用胡麻子不拘多少,先蒸熟,後入鍋炒焦,爲末,每胡麻子末1斤,入藥末3兩,一處拌勻。
11 《聖惠》卷七十
11.1 方名
11.2 組成
紫參1兩,鹿角膠1兩(搗研,炒令黃燥),青竹茹1兩,羚羊角屑1兩(炒令黃燥),生乾地黃2兩。
11.3 主治
11.4 用法用量
以新汲水磨生薑,調下2錢,不拘時候。
11.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