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穴

腧穴學 經外奇穴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zǐ gōng xué

2 英文參考

zǐgō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EX-CA1[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子宮經外奇穴名(zǐgōng EX-CA1)[1]。出《備急千金要方[2]。《鍼灸大全》列作奇穴[2]。位於中極穴旁開三寸。在下腹部,臍中下4寸,前正中線旁開3寸。[2][3]

4 標準定位

子宮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子宮穴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3]

子宮穴位於臍下4寸中極穴旁開3寸處[3]

原說子宮穴位在“中極兩旁各二寸”,今多據《鍼灸大成》定位於臍下4寸(中極)再旁開3寸處[4]

子宮穴(圖出自《中國鍼灸學詞典》)

5 取穴

患者臥位,在臍下4寸,旁開3寸處取穴

6 穴位解剖

子宮穴下有皮膚、皮下組織、腹直肌。

有腹內、外斜肌,腹橫肌;並有腹壁淺動、靜脈,髂腹下神經及其伴行的動、靜脈通過[4]

7 功效與作用

子宮穴調經理氣,升提下陷作用

9 刺灸法

9.1 刺法

直刺0.8-1.2寸,局部酸脹感向外生殖器放散。

一般直刺1.0~1.5寸,孕婦禁針[4]

直刺1.5~2寸,孕婦禁針[4]

9.2 灸法

可灸[4]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5分鐘[4]

11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0.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2.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