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墟

腧穴学 胸部腧穴 穴位特效按摩 足少阴肾经经穴 经穴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líng xū

2 英文参考

Língxū KT24[中国针灸学词典]

língxū[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2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I2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灵墟
汉语拼音Lingxu
罗马拼音Linghsu
美国英译名Ghost Night Fair
各国代号中国KI24
日本24
法国莫兰特氏R24
富耶氏
德国N24
英国K24
美国Ki24

灵墟经穴名(Língxū KT24)[1]。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1]。灵即神灵,墟即土堆,心主神灵,神灵指心,此穴内应心脏,外当肌肉隆起处,其形犹如土堆,故名灵墟[1]灵墟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逆喘息呕吐噎嗝,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胸闷,现代又多用灵墟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哮喘嗅觉减退,鼻炎,乳腺炎,食欲不振等。

4 灵墟穴的别名

灵墙(《备急千金要方》)。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胸胁支满,痛引膺,不得息,闷乱烦满,不得饮食,灵墟主之。

6 穴名

灵即神灵,墟即土堆,心主神灵,神灵指心,此穴内应心脏,外当肌肉隆起处,其形犹如土堆,故名灵墟[1]

灵,神之精明为灵。灵,星名,火星也,一名龙星,亦君火之义也。墟,大丘也,高起的土堆。虚又是中空与孔隙之象。又有居义。阳精为神,阴精为灵。心在脏属阴,在位属阳,故神与灵皆心之象也。穴与心神所居的玉堂穴平行,故名之为“灵”;居胸膺突起处,因名为“灵墟”。《道藏》所谓:“心即神灵之丘也,神藏其中”者也。与青灵可以互参,亦与神封神藏义近。[2]

7 所属部位

[3]

8 灵墟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灵墟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4]

灵墟穴位于胸部,当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4]

灵墟穴位于第三肋间隙,距胸正中线2寸处[5]

灵墟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

灵墟穴的位置

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

灵墟穴的位置

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

灵墟穴的位置

灵墟穴在胸部的位置

9 灵墟穴的取法

仰卧位,在第三肋间隙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灵墟穴位于胸部,当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5]

仰卧位胸骨中线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当第3肋间隙中取穴[6]

快速取穴:仰卧,自乳头垂直向上推1个肋间隙,该肋间隙中,由前正中线旁开3横指处即是灵墟[7]

10 灵墟穴位解剖

灵墟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膜肋间内肌、胸内筋膜。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分布着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皮肤由第二、三、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在第三肋间隙深面,胸内筋膜后面有胸膜、肺、心脏及其外面的心包膜。心脏在该左侧间隙距胸前正中线为3~4厘米。胸廓动脉起于锁骨动脉,在肋软骨及其之间的肋间结构的后方,和胸内筋膜、胸横肌前方下,降距胸骨两侧缘约1~2厘米处下行,并有同外静脉伴行。沿途分支至肋间隙,和胸主动脉肋间动脉相互吻合。膈神经位于动脉的后方下降,经肺根前面下降至膈肌、胸膜壁层、心包及膈下腹膜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7]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胸前神经分支、胸廓动脉穿支和胸肩峰动脉胸肌分布[8]

布有第三肋间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并有第三肋间动、静脉通过[8]

11 灵墟穴的功效与作用

灵墟穴具有疏肝宽胸,肃降肺气的功效。

灵墟穴有开胸降逆、清热消肿作用[8]

灵墟穴所治症,略同于神封,使神有所归,而不外散也[8]

12 灵墟穴主治病

灵墟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逆喘息呕吐噎嗝,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胸闷,现代又多用灵墟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哮喘嗅觉减退,鼻炎,乳腺炎,食欲不振等。

灵墟穴主治胸肺等疾患。如胸胁支满咳逆喘息呕吐噎嗝等[8]

灵墟穴主治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8]

灵墟穴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胸胁胀痛呕吐乳痈[8]

现代又多用灵墟穴治疗胸膜炎、肋间神经痛支气管炎等[8]

灵墟穴主治咳嗽气喘呕吐胸胁胀痛乳痈;以及肋间神经痛[8]

1.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哮喘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嗅觉减退;

3. 其它:鼻炎胸膜炎,乳腺炎,食欲不振。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斜刺0.3~0.5寸[8]

斜刺0.3~0.5寸;不宜深刺[8]

斜刺平刺0.5~0.8寸[8][8],局部酸胀[8]

注意灵墟穴不宜深刺,以免刺伤心、肺[8]

13.2 灸法

可灸[8][8][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8]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4 灵墟穴的配伍

灵墟穴配肺俞天突丰隆,有宽胸利气,止咳祛痰作用,主治咳嗽咯痰气喘

灵墟穴配肩井合谷,有清热化痰活血散结的作用,主治乳腺炎,乳腺增生

灵墟太渊中府风门,治哮喘[8]

灵墟外关中府内关,治胸痛胸闷[8]

15 特效按摩

治疗风寒咳嗽,常按揉灵墟穴,每次10~15分钟,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8]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胁支满,痛引膺不得息,闷乱烦满不得饮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咳逆

循经考穴编》:胸膈满痛……痰涎壅塞,呕噎等证。

针灸大成》:主胸胁支满,痛引胸不得息,咳逆呕吐不嗜食。《循经考穴编》:胸胁满痛……痰涎壅塞,呕噎。

1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9.
  2. ^ [2]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7.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44.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7.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6.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