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疾病 中医耳鼻喉科学 中医学 常见病针灸治疗 中医耳科 中医诊断学 中医常见病 耳鸣、耳聋 中医病证名
lóng yǎ
deafness-mutism[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eaf-mutism[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deaf-mutism[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聋哑(deaf-mutism)为病证名[1]。是指以耳不能闻声致不能言语为主要表现的耳病[2]。
聋哑可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头部外伤、急性热病及药物中毒等原因而造成[2]。
听力丧失(聋)而又不会说话(哑)[2]。
临床多为幼年两耳完全失聪,不能学习语言,遂由聋而致哑,此为全聋哑[2]。亦有尚存微弱听力,能讲简单语句者为半聋哑[2]。
聋哑应该先治聋、后治哑[2]。待听力稍有恢复再聋哑兼治[2]。耳聋基本恢复,当以治哑为主,且配合语言训练[2]。
治聋可取耳门、听宫、听会、翳风、中渚、外关、阳陵泉等穴为主[2]。
治哑可取哑门、廉泉、通里等穴为主[2]。
取穴可参考体针,每次轮选1~2穴,用维生素B1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射0.5~1.0mL;或用654-2,每穴注射5mg,隔日1次[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