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

中药材 中医学 利水通淋 中药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lóng zhū

2 英文参考

Japanese tubocapsicum dragonpearl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龙珠

龙珠中药名,出自《药性论》[1]

3.1 别名

赤珠、红珠草[1]

3.2 来源及产地

茄科植物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Franch. et Savat.) Mak.的全草[1]分布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浙江、福建、台湾[1]

3.3 性味

苦,寒[1]

3.4 功能主治

主治小便淋痛[1]

3.5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1]。外用捣敷疔疮[1]

3.6 运用

龙珠根:煎服治痢疾[1]

4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珠

4.1 拼音名

Lónɡ Zhū

4.2 来源

茄科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ex Sav.)Makino,以果实入药。

4.3 生境分布

浙江、台湾、江西、广东、广西、贵州。

4.4 性味

苦,寒。

4.5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除烦热。主治恶疮,疖肿。

4.6 用法用量

3~5钱。

4.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中华本草》·龙珠

5.1 出处

出自1.《药性论》。

2.《本草拾遗》:龙珠,叶令人不睡。《李邕方》云,主诸热毒石气发动,调中解烦。生道旁,子圆赤珠似龙葵,但子熟时赤耳。

5.2 拼音名

Lónɡ Zhū

5.3 英文名

Herb of Japanese Tubocapsicum Dragonpeart

5.4 别名

赤珠、龙珠根红珠草、类笼球草、野靛青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龙珠全草或根、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bocapsicum NOMALUM (Franch. Et Sav.) Makino [Capsicum anomalum Franch. Et Sav.; Solanum anodontum Livl .et Vant.]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全草;秋季果熟时采收果实或挖取根部,鲜用或晒干

5.6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1.5m。全株无毛。茎粗壮,分枝,绿色。单叶互生或成对;叶柄长不足1cm;叶片薄纸质,卵形,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8cm,宽3-10cm,先端渐尖,基部歪斜楔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粗波状齿。花2-6崧簇生于叶腋或枝腋,俯垂;花梗细弱,长1-2cm,结果进上端肥厚;花萼皿状,5裂,果时稍增大而突破存;花冠淡黄色,钟状,直径6-8mm,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尖锐,向外反卷,有短缘毛;雄蕊5;稍伸出花冠花药黄色,2室,花丝细长;雌蕊1,花柱近等长于雄蕊,柱头头状。浆果球形,直径7-10mm,熟后红色;种子淡黄色。花、果期8-10月。

5.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山谷、山旁或山坡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5.8 性状

从新鲜果产中分得龙珠甙(trbocaposide)A、B[1]。

5.9 性味

味苦;性寒

5.10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小便。主小便淋痛;痢疾疔疮

5.1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

5.12 注意

《药性论》:不与葱、薤同啖。

5.13 摘录

《中华本草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5.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龙珠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