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方法 针灸学 中医学 刺法
máo cì
毛刺为古刺法名,九刺之一[1][2]。见《黄帝内经灵枢·官针》。《黄帝内经灵枢·官针》:“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以“刺浮痹于皮肤”,这是一种浅刺皮肤的方法,用来治疗皮肤麻木不仁等病症[2]。近代应用的皮肤针即由此发展而来[2]。以其病处浮浅,针刺浅及皮毛,故名[2]。
参见皮肤针:皮肤针为针具名[3]。是一种多针浅刺的专门针具[3]。因其刺激仅及皮肤,故名[3]。它是在古代镵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分小锤式、刷帚式和滚筒式等几种[3]。又以其装置的针数不同,分别有七星针(七枚)、梅花针(五枚)和丛针(针数不限)等[3]。其刺激轻微,适用于小儿,故又称为小儿针[3]。
皮肤针(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