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科 疾病
méi kè ěr xì bāo ái
柱状癌
皮肤性病科
本病又名柱状癌,是1972年Toker首先描述的,但当时误诊为汗腺癌。至1978年Tang与Toker用电镜发现肿瘤细胞胞质中有散在圆形、有膜包被的颗粒,直径120~210nm,中心致密,膜下方有清楚的晕环,因此确定为梅克尔细胞癌。
大多数为单发结节,但也有在某一区域内多发或广泛多发。一般不破溃。约半数肿瘤发生于头颈部,但也见于它处。半数以上病人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有17%的病例死于广泛转移。
真皮乃至皮下可见肿瘤细胞排成束条、带状或成簇,互相交叉吻合,与表皮不粘连,肿瘤细胞大小形态一致,核密集,圆形,呈泡状。胞质稀少,境界不清,不能辨认其边界。通常核有丝分裂象很多。胞质内有嗜银颗粒,用硝酸银浸染能染成黑色,但大多数病例中,颗粒数目很少。
临床上很难诊断。病理上由于瘤细胞形态大小一致而不成熟,因此易误诊为“母细胞”型淋巴瘤或转移癌,特别是来源于肺部的燕麦细胞癌,后者在瘤细胞内也含中心致密的颗粒,因此需作电镜检查才能鉴别。
本病属恶性肿瘤,并可转移致死,因此应争取早期手术切除。晚期患者只能采用化疗。
皮肤病学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