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消肿散结 消肿解毒 中药学
mù bié zǐ
木别子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学大辞典》,即《开宝重定本草》记载的木鳖子的别名[1]。
土木鳖、木别子[2]
葫芦科植物木鳖子Momordicacochinchinensis (Lour.) Spr.的成熟种子。主产广西、四川、湖北。[2]
苦、微甘,温,有毒。入肝、脾、胃经。[2]
散结,消肿,止痛,追毒[2]。
1.治痈肿,疔疮,乳痈,瘰疬,痔疮肿痛,干癣,牛皮癣,秃疮,跌打瘀血肿痛。用醋磨汁涂或研末调敷。[2]
2.治风湿痹痛,小儿疳积,痞块[2]。
煎服:0.3~0.9g,一般入丸、散用[2]。
内服宜慎。孕妇及体虚者忌服。[2]
木鳖根:捣敷治痈疮疔毒,淋巴结炎。木鳖子含多种皂苷,其苷元有木鳖子酸(Momodic acid)、棉根皂苷元(Gypsogenin)。还含脂肪油44.38%,油中含α-桐酸等。此外,还含齐墩果酸、甾醇、海藻糖、蛋白质等。[2]
木鳖子的水或醇浸液对麻醉动物有降压作用。大鼠口服或皮下注射木鳖子皂苷,对角叉菜胶引起的足踝浮肿,有抗炎作用。木鳖子皂苷有溶血作用。木鳖子素有较大毒性。[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