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黄米大。
5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枣汤下。
6 摘录
《御药院方》卷十一
7 《活人方》卷五
7.1 组成
白蔻仁3两(另末),良姜8钱,青皮5钱,官桂5钱,丁香5钱,檀香5钱,藿香5钱,三棱5钱,蓬术5钱,山奈5钱,甘草4钱(炙黄),陈皮2两5钱,山楂2两5钱,香附2两5钱(姜制),甘松5钱,木香5钱。
7.2 主治
脾胃久弱,中气虚寒,则寒痰冷饮壅滞胸中,以致痞结不舒,怏怏欲呕,及吞酸倒饱,嗳腐,不思饮食。
7.3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午前后姜汤吞下。
7.4 制备方法
8 《医方考》卷二引《稽神录》
8.1 组成
8.2 主治
泄泻。
8.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8.4 制备方法
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8.5 临床应用
《稽神录》云:江南司农少卿崔万安,常苦脾泄困甚,家人为之祷于后土祠。万安梦一妇人,簪珥珠履,授以此方,如其言服之而愈。
8.6 各家论述
青木香能伐肝,肉豆蔻能温中,枣肉能健脾。久泄脾虚,中气必寒,肝木必乘其虚而克制之,此方之用,宜其效也。
8.7 附注
9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9.1 组成
木香半两,肉豆蔻(煨)半两,黄连7钱半,地榆7钱半,当归7钱半,白芍药(炒)7钱半。
9.2 主治
小儿下痢脓血。
9.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用枣汤送下,食前服。
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蒸乌梅肉为丸,如麻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