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中药学
mù zéi cǎo
HERBA EQUISETI HIEMAL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木贼草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疏》,即《嘉祐补注神农本草》记载的木贼的别名[1]。
木贼草、锉草、节骨草、无心草[2]
木贼科植物木贼Hippochaete hiemale (L.) Borner的地上部分。主产东北地区及陕西。[2]
甘、苦,平。入肝、大肠经。[2]
散风,退翳,止血,泄湿[2]。
1.治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角膜云翳,肠风下血,血痢,血崩,月经淋漓,疝痛黄疸,泄泻,石淋。煎服:3~9g。[2]
2.治脱肛。烧存性,研末敷。[2]
本品含犬问荆芥(Palustrine)、二甲砜、香草醛、阿魏酸、咖啡酸、鞣质、山柰酚葡萄糖苷、皂苷及较大量的硅质。[2]
牲畜食木贼后可致中毒,引起四肢无力、共济失调、震颤及肌强直,脉弱而频,血化学分析示维生素B缺乏,用大量维生素B有解毒作用。阿魏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咖啡酸、鞣质有止血作用。[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