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托

中医治法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nèi tuō

2 英文参考

eliminate the toxic materials from the body with drugs of strengthening the vital energy and blood[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内托又称托法[1]。用内服药治疗疮疡的三大治法之一[1]。是运用补益气血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方法[1]

1.托毒透脓[1]。适用于疮疡中期毒邪盛而正气未虚,尚未溃破者,用黄芪当归川芎穿山甲片、白芷皂角刺等药[1]

2.补托法[1]。适用于正气虚不能托毒外出,以致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以溃破,或溃后脓汁稀少,坚肿不消,出现身热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脉数无力等症,用黄芪白术茯苓党参、炙草、当归白芍皂角刺白芷金银花连翘桔梗陈皮等药[1]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0.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有内托作用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有内托作用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有内托作用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内托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