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科 疾病
niú dòu
cowpox
vaccinia
皮肤性病科
牛痘是一种牛的传染病,亦可传染给人,多发生于挤奶、屠宰场工人。
潜伏期5~7d,在感染的部位,初起丘疹,很快转变成水疱和脓疱,中有脐凹,周围绕有红晕及水肿,皮损多发生手指、面部、前臂等处,且常为多发性。有发热,局部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一般经3~4周而愈。
是由牛痘病毒所致,它在很多方面与痘苗病毒相似,但在鸡胚囊膜上培养时,能产生较多的出血性损害。
病理变化与种痘相似,但表皮坏死较慢,有较多的出血,在表皮下部细胞可见胞质内包涵体,它比天花及种痘的Guarnieri包涵体要大。
根据有接触病牛的病史及接种处发生水疱和脐凹性脓疱的临床表现,可以诊断。确诊可进行病毒的培养。临床上需与挤奶人结节相鉴别,后者皮损为光滑、棕红色、半球形的结节,无脐凹,多为单发。此外尚需与原发性皮肤结核、异物肉芽肿及孢子丝菌病相鉴别。
主要是对症治疗及防治继发感染。
发现可疑的病牛,应立即隔离。挤奶员的手不要直接与病牛接触。局部对症处理,防止继发感染也很重要。
现代皮肤病学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