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国家基本药物
序号 |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 药品名称 | 剂型 | 规格 | 单位 | 零售指导价格 | 类别 | 备注 |
935 | 144 | 泼尼松 | 片剂 | 5mg*100 | 盒(瓶) | 5.2元 |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 |
936 | 144 | 泼尼松 | 片剂 | 5mg*10 | 盒(瓶) | 0.57元 |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
937 | 144 | 泼尼松 | 片剂 | 5mg*12 | 盒(瓶) | 0.67元 |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
938 | 144 | 泼尼松 | 片剂 | 5mg*18 | 盒(瓶) | 1元 | 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4 泼尼松药典标准
4.1 品名
4.1.1 中文名
4.1.2 汉语拼音
Ponisong
4.1.3 英文名
Prednisone
4.2 结构式
4.3 分子式与分子量
C21H26O5 358.43
4.4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17α,21-噁羟基孕甾-1,4-二烯-3,11,20-三酮。按干燥品计算,含C21H26O5应为97.0%~102.0%。
4.5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
4.5.1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二氧六环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mg的溶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E),比旋度为+167°至+175°。
4.5.2 吸收系数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5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A),在240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收系数()为405~435。
4.6 鉴别
(1)取本品约5mg,加硫酸2ml使溶解,放置5分钟即显橙色;将此液倒入10ml水中,溶液即变成黄色,渐渐变为蓝绿色。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612图)一致。
4.7 检查
4.7.1 有关物质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另取可的松对照品,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5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对照品溶液色谱图中可的松峰保留时间一致的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不得过0.5%;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5倍(0.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1.5倍(1.5%)。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任何小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01倍的峰可忽略不计。
4.7.2 干燥失重
取本品约0.5g,在105℃干燥3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0%(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L)。
4.8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测定。
4.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24:7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取泼尼松与可的松,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5μg的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泼尼松峰与可的松峰的分离度应大于3.4。
4.8.2 测定法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0μg的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泼尼松对照品,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4.9 类别
肾上腺皮质激素药。
4.10 贮藏
4.11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泼尼松介绍
5.1 药品名称
5.2 英文名称
Prednisone
5.3 别名
醋酸泼尼松;强的松;去氢可的松;去氢皮质素;1-烯可的松;Deltacortone;Meticorten
5.4 分类
5.5 剂型
1.片剂:5mg;
2.软膏剂:0.5%。
5.6 泼尼松的药理作用
泼尼松在体内转化为泼尼松龙发挥作用,系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作用于白血病及肿瘤细胞的S及G2期,并对G1/S边界有延缓作用,使白血病细胞脂肪酸含量增高而解体。大剂量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由于在C1,2导入双键,水、钠潴留及排钾作用比氢化可的松小,抗炎及抗过敏作用增强。参见氢化可的松。
5.7 泼尼松的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半衰期约60min,在体内可与皮质激素转运蛋白结合转运至全身。泼尼松本身无生物学活性,需在肝脏内转化成泼尼松龙而发挥作用。体内分布以肝脏含量最高,血浆次之,脑脊液、胸腹水中也有一定含量,而肾和脾中较少。代谢后由尿中排出。泼尼松在肝内将11-酮基还原为11-羟基而显药理作用。
5.8 泼尼松的适应证
1.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肾病综合征、慢性活动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2.休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传导阻滞所引起的心源性休克,可选用泼尼松辅助治疗。
3.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性皮炎、过敏性疾病,均可选用泼尼松口服。
4.感染性疾病:以渗出为主的结核病,在抗结核治疗后,为防止发生纤维增生及粘连的后遗症,可给予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5.器官移植的排异反应:常用泼尼松及其他免疫抑制剂来防止排异反应或延迟其发生。
7.眼科疾病:可用于治疗结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和视神经炎等非特异性眼炎和过敏性眼部疾病。
8.皮肤病:如重症药物性皮炎,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局部皮损等。
9.泼尼松因盐皮质激素活性很弱,故不适用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
10.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1.恶性淋巴瘤。
12.多发性骨髓瘤。
5.9 泼尼松的禁忌证
1.严重的精神病史;
3.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4.较重的骨质疏松;
5.明显的糖尿病;
6.严重的高血压;
5.10 注意事项
2.糖尿病;
3.憩室炎;
5.全身性真菌感染;
6.青光眼;
7.高脂蛋白血症;
8.高血压;
10.骨质疏松;
12.肾功能损害或结石;
13.结核病;
1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16.新近胃肠吻合术后。
17.较重的骨质疏松。
18.泼尼松并不治疗炎症感染,其减低炎症反应,易掩盖症状,应用泼尼松的同时必须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19.长期服用泼尼松的患者遇有手术、创伤等应激时,应短期增加剂量。
5.11 泼尼松的不良反应
1.长期用药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形成负氮平衡,造成肌肉萎缩;骨质形成障碍、骨质脱钙等可致骨质疏松,严重者可发生骨缺血性坏死或病理性骨折。
2.并发和加重感染:长期用药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可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
3.诱发和加重溃疡。
4.诱发精神症状,如失眠、欣快、激动、幻觉、精神失常,甚至诱发精神病。
5.12 泼尼松的用法用量
1.每天40mg/m2,连服14天,或每天100mg/m2(一般成人每天100mg),连服5天。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每次口服60~80mg,隔日1次或每周1次。
3.肾癌:20mg,每天1次。
5.13 药物相互作用
6.蛋白质同化激素可一定程度的纠正泼尼松分解蛋白质作用,纠正负氮平衡;
7.与洋地黄同用,因有低钾,更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应注意补钾;
9.与吲哚美辛合用更易发生溃疡病。与环孢素合用时,泼尼松的代谢受抑制。与抗癌药合用时,免疫系统抑制加重。
5.14 专家点评
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糖皮质激素,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病、肾病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是最重要的药物,也是某些肿瘤、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化疗方案中的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泼尼松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不良反应较小,口服给药方便,适用于长期用药者及服用维持量者,其剂量换算及减量、增量均较方便。单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60%,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较儿童为差,对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又低于急性。多发性骨髓瘤单用有效率的40%,卵巢癌单用有效率为25%,对前列腺癌也有一定效果。霍奇金病采用MOPP联合化疗方案的完全缓解率为81%,5年生成率为64%,非霍奇金淋巴瘤用CHOP方案完全缓解率为50%~80%。应用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滥用泼尼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