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学 经外奇穴 头颈部奇穴 针灸学 中医学
qiān zhèng
牵正为经外奇穴名[1]。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头面部,耳垂前方0.5寸,与耳垂中点相平,左右计2穴[1]。主治口、口疮、面神经麻痹、下牙痛、腮腺炎等[2][2]。
《常用新医疗法手册》
牵正穴在面颊部,耳垂前0.5~1寸处[2]。
牵正穴位于头面部,耳垂前方0.5寸,与耳垂中点相平,左右计2穴[2]。
牵正在面颊部,耳垂前方0.5寸,与耳中点相平处。
牵正
正坐位或侧伏位,在耳垂前0.5寸,与耳中点相平处取穴。
牵正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和咬肌。皮肤由下颌神经的颊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有咬肌动静脉支分布。咬肌由下颌神经的咬肌支支配。
皮肤→皮下组织→腮腺→咬肌[2]。
浅层有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下颌神经咬肌支和咬肌动脉分布[2]。
牵正穴具有祛风清热,通经活络的功效。
牵正穴主治口、口疮[2]。
牵正穴主治面神经麻痹,口疮,下牙痛,腮腺炎等。
向前斜刺0.5~0.8寸;可灸[2]。
直刺0.5~1寸,局部有酸胀的感觉向面部扩散;可灸。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