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概述
切开复位和桡骨干短缩截骨术用于先天性桡骨小头脱位的手术治疗。 先天性桡骨头脱位较罕见,当桡骨头脱位时间较长,桡骨头小,又没有尺骨骨折的证据应怀疑此病,X线表现桡骨干长、尺骨呈弓形弯曲,与桡骨小头相对应肱骨小头发育欠佳,尺骨近端的桡骨头切迹浅平或缺如,可单侧或双侧发病。
11 手术步骤
先天性桡骨小头脱位可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因此,对前脱位者应通过前侧手术途径,进行切开复位和桡骨干短缩截骨及环状韧带重建。而桡骨小头后脱位者,则须采取后侧手术途径。这里以桡骨小头后脱位为例,叙述其手术步骤。
11.1 1.切口
起自上臂外侧缘、肱骨外上髁的近端7cm处,纵行延长至肱骨外上髁,再转向后内到尺骨后嵴,继之沿尺骨向远端延伸,止于尺骨近1/3处(图12.24.5.1-3A、B)。
11.2 2.显露上尺桡关节
沿切口线切开皮肤及深筋膜。先找到肘肌与尺侧腕伸肌间隙,分开肘肌与尺侧腕伸肌间隙,将后者拉向内侧。将肘肌从尺骨鹰嘴及尺骨近端的止点处剥离,并翻向近端。然后切断旋后肌在尺骨和桡骨的腱性附着点,并牵向近端,显露桡尺骨近侧1/3及上桡尺关节。应该注意保护骨间背侧神经(图12.24.5.1-4A、B)。
11.3 3.桡骨短缩截骨及固定
显露上桡尺关节后,可见桡骨头向后脱位,并观察环状韧带的变化。由于桡骨相对变长,使复位相当困难,甚至不可能复位,此时,应在同一切口,桡骨中上1/3处做短缩截骨,其截除骨块的长度应根据术前X线片测量桡骨增长的情况确定。桡骨短缩截骨后,桡骨头复位变得容易。选一枚细克氏针从截骨近端髓腔插入,经桡骨小头和肱骨小头,从肘后皮肤穿出。当其尾端露出截骨近端后,再把截骨端对合,并把克氏针尾端插入截骨远端髓腔内,直至桡骨远端1/3处(图12.24.5.1-5A、B)。
11.4 4.重建环状韧带
在肱三头肌腱外侧切取1cm×8cm大小的肌腱,连同尺骨骨膜从近端向远端剥离,保留腱束的远端附着点。继之,在桡骨颈水平的尺骨桡侧钻一骨孔,以固定重建的环状韧带。将腱束从桡骨颈的前面绕过,至其尺侧,再从前向后穿过尺骨近端的骨孔,从尺骨后外侧引出,轻轻拉紧后将腱条缝合固定于尺骨骨膜(图12.24.5.1-6A、B)。
12 术中注意要点
1.在显露上桡尺关节时,必须注意保护骨间背侧神经,不可用力牵拉,以避免损伤。
2.桡骨短缩截骨是桡骨头复位的先决条件,但不可截除过多,以免造成骨缺损。同时尽量减少对骨膜的剥离,并注意勿损伤其掌侧血管神经。也可在掌侧另做切口,进行桡骨中1/3短缩截骨。
13 术后处理
切开复位和桡骨干短缩截骨术术后4~6周拔除克氏针,再用石膏固定2周,然后开始功能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