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学
qì gōng shēng lǐ xiào yìng
Physiological effect of qigong
气功生理效应指人体进入气功态后出现的生理变化。国内外实验证明:
气功态下脑电活动趋向有序化和有序结构的抗干扰能力增强,左右脑半球α波活动趋于平衡,皮肤电位因功法不同而有所上升或降低,肌肉时值延长。这表明,气功态下大脑皮层处于耗能活动减弱和储能活动加强的主动性、保护性的调整状态。
气功态下呼吸频率降低,通气量减少,潮气量增加,呼出气和肺泡中CO2增加、O2则减少,气体代谢与每分钟产热量均明显降低。
气功态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指端皮温升高,血液中血管紧张素降低,血压下降,心输出量减少,消耗量降低,心脏处于节能状态。
气功态时胃肠蠕动加快,胆汁分泌增加,练功后唾液分泌增加,唾液淀粉酶活性提高,消化功能显著增强。
练功可以使白细胞总数和血色素含量增加,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和吞噬指数显著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在练功后也有显著提高;对肿瘤患者的观测表明,持之以恒的气功锻炼可以提高机体的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并可弥补放、化疗后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不足。
练功可通过对垂体或更高的内分泌中枢的调节而改善靶腺功能,继而对机体代谢产生积极的影响。气功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