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qì tuō
QI prostratio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qi desertio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气脱指正气的耗损脱失[1]。由于邪气太盛,正气骤伤;或长期损耗,正气衰竭;或大汗大吐大出血致气随液脱、气随血脱等原因,导致气不内守而外逸脱失的危重病理变化[2]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气脱者,目不明。”临床见证除了目失所养而视物模糊不清外,尚可有气息低微、面色苍白、脉微弱,甚则冷汗淋漓,昏不知人等表现[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