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sneezing therap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取嚏疗法为治法。指将芳香辛窜之药末吹入患者鼻腔,通过药物对鼻黏膜的刺激,引起喷嚏反射,以治疗疾病的方法[1]。多用于神昏厥脱或头面部疾病,也可用于癃闭、感冒等,还可用于某些胃肠病、尿潴留、黄疸、传染病的防治[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取皂荚豆大,吹其鼻中,嚏则气通矣。”
4 取嚏疗法的分类
临床上有抹入取嚏法、吹鼻取嚏法、滴鼻取喷法、塞鼻取嚏法和探鼻取嚏法5种。
取嚏次数及刺激鼻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若用于急救者,以得嚏气通苏醒为度;用于证候较缓者,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及所用药物等而定,一般每天l-3次或2天1次不等。取嚏的部位,如头痛、咽喉疾患、眼病、牙痛等疾病,一般是左侧病取右鼻,右侧病取左鼻,双侧同病则二鼻交替或者同取。
4.1 抹入取嚏法
抹入取嚏法是将所用药物研细末,以手指蘸取适量抹鼻取嚏。此类所用药刺激性较强。
4.2 吹鼻取嚏法
吹鼻取嚏法是将所用药物研细末,用药前令患者含1口清水(令患者屏气也可),取0.3克左右药未置于细管一端(细竹管、细纸管均可),吹入鼻腔取嚏。若用吹药器将药末吹入鼻腔取嚏更佳。
4.3 探鼻取嚏法
探鼻取嚏法是以纸捻、灯蕊、鸡或鸭之羽毛等物(亦可蘸药末少许)刺入鼻内取嚏。
4.4 滴鼻取嚏法
滴鼻取喷法是取药液适量(包括将丸药化为液体),滴入鼻内,予以刺激取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