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疾病描述
轮状病毒能引起哺乳类和禽类动物的感染。引起人类感染的RV称人RV,是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感染人的RV主要有A组和B组人RV,分别导致婴幼儿和成人急性腹泻,严重腹泻时可伴不同程度的失水。个别A组人RV感染能引起肠道肠道外其他系统表现。
5 症状体征
A组人RV感染的潜伏期为24—72h,大多数在48内。ADRV感染的潜伏期,38—66h,平均52h。
1、A组人RV感染 (1)婴幼儿急性胃肠炎:急起发病,80%患儿先呕吐,随即频繁的腹泻,多为黄色水样便,无粘液和脓血。大便每日10—20次,腹泻严重时伴明显的失水。约1/3患儿伴有39左右的发热。病程较短,一般2—6日。 (2)慢性RV性肠炎: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婴幼儿和成人。腹泻症状可持续长达数月。腹泻期间粪便长期排病毒,成为本病的传染源。 (3)婴幼儿RV感染的其他表现:A组人RV感染可引起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婴儿肠套叠、婴儿肺炎、脑炎、脑膜炎。此外,婴幼儿RV感染还可伴有突发性婴儿死亡综合征、瑞氏综合征、溶血性鸟度综合征、川崎病和克隆病等。
2、ADRV感染 起病急,主要症状有腹泻,黄色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大便一般每日5—9次或10余次不等,重者每日超过20次。严重腹泻者有不同程度的失水。可伴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病程一般为3—5日,呈自限性,个别病程可长达2周。
6 疾病病因
1、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A组人RV感染发病第一天粪便中即可发现病毒,第3—4d粪便排病毒达高峰,第8d后多已停止排病毒,偶有18—42d仍排病毒者。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方式感染。水源污染可造成ADRV感染的爆发流行。由于A组人RV在空气中存活时间长,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可测到特异性抗体,提示A组人RV有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可能性。其他传播途径,如接触传播和动物在ADRV感染传播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3、易感人群 95%左右的A组人RV感染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年龄越小隐性感染越多,显性感染的高发年龄为4—36月龄的婴幼儿。感染后可获得较稳固的免疫力。成年人也可感染发病,特别是护理A组人RV感染患儿的成年人,老年深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人群对ADRV普遍易感,但显性感染以21岁—40岁成年人多见。
7 病理生理
RV感染后主要侵犯空肠的微绒毛上皮细胞,使其凋亡。病变细胞脱落,微绒毛变短,变钝。取而代之的是原位于隐窝底部的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由于上述病变导致小肠功能丧失,水与电解质分泌增加,吸收减少,引起分些。另外小肠微瑞上皮细胞功能障碍时,双糖酶分泌减少,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在肠调内积聚引起渗透性腹泻。
8 诊断检查
临床诊断RV感染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核试验时间差同期有腹泻患者,起病急,大便黄色水样,尤其对秋冬季的婴幼儿腹泻应本病的可能性,确诊有赖免疫电镜发现RV,和病毒抗原或病毒核酸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