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准备
1.认真核对X线摄影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摄影部位。对检查目的、摄影部位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医师核准确认。
3.X线照片标记(包括病人片号、日期、照片的序号、体位左右标记等)要齐全,核准无误。
4.开机预热,拟定并调整摄影条件。
6.针对检查部位,准备适当的防护物品。
7 方法
7.1 1.手——后前正位
(1)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90°。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2 2.手——掌下斜位
(1)病人在摄影台旁侧坐,曲肘约90°。
(2)第5掌骨和指骨内侧贴近暗盒,手内旋,使手掌冠状面与暗盒成45°角。
(3)五指均匀分开,稍弯曲,指尖触及暗盒。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3 3.腕关节——后前正位
(1)病人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约成90°。
(2)手呈半握拳,腕关节置于暗盒中心,腕部掌面紧贴暗盒。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4)中心线经尺骨和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4 4.腕关节——侧位
(1)病人侧坐于摄影台一端,肘部弯曲,约成90°。
(3)尺骨茎突置于暗盒中心。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尺骨茎突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5 5.腕关节——舟骨后前正位
(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肘部伸直,掌心向下。
(2)暗盒置于一个20°的角度板上(或用沙袋垫高20°)。
(3)腕部平放于暗盒上,手掌尽量向尺侧外展。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尺骨和桡骨茎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6 6.尺桡骨——前后正位
(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手背紧贴暗盒;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
(2)前臂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一致。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前臂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7 7.尺桡骨——侧位
(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90°。
(2)前臂呈侧位,尺侧紧贴暗盒,肩部尽量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前臂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8 8.肘关节——前后正位
(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就坐,前臂伸直,掌心向上。
(2)尺骨鹰嘴突置于暗盒中心并紧贴暗盒。肩部应略向被检侧外旋,且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9 9.肘关节——侧位
(1)病人面向摄影台一端侧坐,曲肘成90°。
(2)拇指在上,尺侧朝下,肘关节内侧紧贴暗盒呈侧位,肩部下移,尽量接近肘部高度。
(3)摄影距离为90~100cm。
(5)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10 10.肱骨——前后正位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前臂伸直稍外展,掌心朝上,对侧肩部稍抬高,使被检侧上臂贴近暗盒。
(2)肱骨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一致。
(4)摄影距离为90~100cm。
(5)中心线经肱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6)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11 11.肱骨——侧位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对侧肩部稍垫高,使被检侧上臂尽量接近暗盒。
(2)被检侧上臂与躯干稍分开,肘关节弯曲呈90°,置于胸前,肘关节呈侧位姿势。
(3)肱骨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一致。
(5)摄影距离为90~100cm。
(6)中心线经肱骨中点,垂直射入暗盒。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12 12.肱骨——穿胸位
(1)病人侧立于立位摄影架前,被检侧上臂外缘紧贴暗盒,被检侧肱骨外科颈置于暗盒中心。
(2)被检侧上肢及肩部尽量下垂,掌心向前,对侧上肢高举抱头。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经对侧腋下,被检侧上臂的上1/3处,垂直射入暗盒。
(6)令病人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13 13.肩关节——前后正位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肩胛骨喙突置于暗盒中心。对侧躯干略垫高,使被检侧肩部紧贴床面。被检侧上肢向下伸直,掌心朝上。
(2)暗盒上缘超出肩部,外缘包括肩部软组织。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经喙突,垂直射入暗盒。
(6)屏气曝光。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14 14.肩胛骨——正位
(1)病人仰卧于摄影台上,被检侧上臂外展,与躯干成90°。肘部弯曲使前臂上举与躯干平行,前臂和手背紧贴床面。
(2)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下缘包括肩胛骨下角。
(4)摄影距离为100cm。
(5)中心线经喙突下方4~5cm处,垂直射入暗盒。
(6)病人屏气曝光。
(7)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15 15.肩胛骨——站立侧位
(1)病人站立于立式摄影架前,面向暗盒。
(2)被检侧上肢上举抱头,肘部朝前。对侧手插腰稍向后转体,使肩胛骨内、外缘面垂直于暗盒。
(3)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下缘包括肩胛骨下角。
(5)摄影距离为100cm。
(6)中心线呈水平方向,经肩胛骨内缘与胸壁间隙,垂直射入暗盒。
(7)病人屏气曝光。
(8)由摄影技师认真填写检查申请单的相关项目和技术参数,并签名。
7.16 16.锁骨——后前正位
(1)病人站立于立式摄影架前,面向暗盒,两上肢自然下垂,肩部稍前倾。
(2)被检侧锁骨中点置于暗盒中心,暗盒内缘包括胸锁关节,外缘包括肩锁关节。
(4)摄影距离为100cm。
(6)病人屏气曝光。
8 注意事项
1.手——后前正位
(1)为防止手的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3)单独检查2~5指的某一指正位时,均采用此体位,用片大小酌情而定。
2.手——掌下斜位
(1)为防止手的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3)检查拇指和示指时,采用拇指侧靠片的侧位;检查3~5指侧位采用小指侧靠片。
3.腕关节——后前正位
(1)为防止腕部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2)腕关节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1)为防止腕部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2)腕关节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5.腕关节——舟骨后前正位
(1)病人掌骨外展困难时,拇侧可稍抬高。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采用沙袋固定前臂。
(1)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和上臂。
(2)肢体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
(3)尺桡骨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1)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和上臂。
(2)前臂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
(3)尺桡骨正、侧位分格摄影时,远端和近端位于胶片同侧,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骨、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手掌。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1)照片影像应包括肱骨下段和尺、桡骨上段。
(2)为防止病人移动,可考虑用沙袋固定前臂。
(3)肘关节正、侧位在同一片中分格摄影时,远、近端方向保持一致,且关节间隙处于同一水平。
10.肱骨——前后正位
11.肱骨——侧位
13.肩关节——前后正位 对肩部骨折或脱位的病人,仰卧困难,可采用前后立位摄影。
16.锁骨——后前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