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凉血止血 中药学
shān zǎo shēn
山枣参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地榆之别名[1]。
酸赭、山枣参、山红枣根、黄瓜香、血箭草[2]
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 officinalis L. var. longifolia (Bert.) Yüet Li的根。主产江苏、安徽、河南、河北、湖南等地[2]。
苦、酸,寒。入肝、大肠经[2]。
凉血止血,泻火敛疮[2]。
1.治肠风下血,血痢,尿血,崩漏,痔疮出血,吐血,衄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带。煎服:9~15g,,生用或炒炭[2]。
2.治烧伤,研粉麻油调敷;湿疹,煎水纱布沾药液湿敷[2]。
本品含地榆苷Ⅰ、Ⅱ(Ziyu-glycoside Ⅰ、Ⅱ),地榆皂苷A、B、E (Sanguisorbin A、B、E),鞣质,游离没食子酸,并没食子酸[2]。
地榆粉外用对实验性烫伤有一定疗效。地榆炭煎剂使兔凝血时间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缩短。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球菌、杆菌和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药液经高压灭菌后则抑菌力明显减弱。本品亦具抗肿瘤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