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咳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shuǐ ké

2 英文参考

hydrogenous cough[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水咳为病证名[1]。指咳嗽由水饮凌肺引起者[1]。《医学入门》卷四:“水咳,因饮茶水停蓄,为涎上涌,身热胸满、怔悸者,小青龙汤;身寒胁硬者,玄武汤结胸者,小半夏汤。……小便闭者,十枣汤小便涩者,五苓散。”《伤寒六书·咳嗽》:“其水咳三证,不可不辨。小青龙,太阳之表水也;十枣汤太阳里水也;真武汤阴证水气也。盖水与表寒相合而咳,则小青龙当汗之,水与里寒相合而咳,则真武汤温之,里癖合水动肺而嗽,十枣汤所以下之也。”

参见咳嗽咳嗽为病名[2]。出《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宋以前,咳、嗽同义[2]。《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多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2]。《医学三字经·咳嗽》:“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子肺也。”外感者,以祛邪宣肺为主;内伤者,以调理脏腑气血为主[2]咳嗽从病邪分,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伤燥咳嗽燥热咳嗽痰饮咳嗽风热嗽热嗽时行嗽寒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等;从脏腑气血分,有肺虚咳嗽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大肠咳小肠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胆咳劳嗽气嗽瘀血嗽等;从咳嗽的时间与特点分,有久咳五更嗽、夜嗽、干咳嗽呷嗽哑嗽顿嗽[2]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4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水咳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水咳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水咳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水咳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