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shǔ xìng shēng sàn
characteristic of summerheat being ascending and dispersiv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暑性升散是指暑为阳邪,阳性升散,故暑邪致病,多直入气分,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1] 。用以说明六淫中之暑邪的致病特点[1] 。
暑邪为六淫之一,是指夏至以后,立秋之前,具有炎热、升散等特性的邪气。暑为夏令主气。过极则构成病因,属阳邪,多在夏季致病[2]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 临床表现为高热、口渴、脉洪大、多汗等。暑热容易耗气伤津,故又经常出现体倦、心烦、口干等症[2]。暑邪夹湿,则表现为暑湿[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