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灸 针灸学 灸法 中医学
suàn qián jiǔ
蒜钱灸即隔蒜灸。因将大蒜切片如钱,上置艾炷施灸,故名。[1]
参见隔蒜灸:
隔蒜灸为间接灸的一种。首见于《肘后方》。选用较大的蒜瓣或独头紫皮大蒜切成约2分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成数孔,然后将蒜片置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也可将大蒜捣成泥糊状均匀地铺在穴位上,再把艾炷置于蒜泥上点燃施灸。一般每穴可灸5~7壮,隔2~3日1次。因为大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用,故本法常用于治疗痈疽疮疡、蛇虫咬伤等。[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