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平喘 疏肝理气 中医学 中药学
tǔ chuān xiōng
土川芎为中药名,出自《滇南本草》。为《滇南本草》记载的法罗海之别名[1]。
发落海、法落梅、土川芎、法落海、红法落海、臭法落海、红独活[2]
伞形科植物阿坝当归Angelicaapaensis Shan et Yuan的根。产云南[2]。
辛、苦,温。入肺、脾经[2]。
疏风,止咳,理气,定痛。治感冒风寒,头痛,咳喘,胃痛,胁肋胀痛[2]。
内服:煎汤,3~9g;研末服,1.5~3g[2]。
根茎含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及其水合物、白当归素、白当归脑、异欧前胡内酯、β-谷甾醇和γ-谷甾醇等。还含阿坝当归素、橙皮苷等[2]。
本品有平喘、镇咳及抑菌作用,氧化前胡素有明显的镇咳作用,还有降压、抗心律失常及抗菌作用[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