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幼幼新书》卷九引《吉氏家传》
2.1 方名
2.2 组成
全蝎7个(姜汁浸),朱砂半钱,麻黄(细直者)1钱(姜汁浸),生薄荷叶7片(裹蝎,麻黄系,箸夹炙黄;无,干者姜汁浸开),厚朴2钱(姜制),白术1钱(水7分,银石器熬水尽,切,焙)。
2.3 主治
慢惊、慢脾风。
2.4 用法用量
新生儿半钱,周晬以上1钱,量儿大小加减,金银薄荷汤送下,每日3次。
2.5 制备方法
上各为细末,入朱砂细研。
3 《普济方》眷一四七引《经验良方》
3.1 方名
3.2 组成
紫苏叶1两,陈皮1两,香附子1两(去毛),桔梗1两(微炒),白芷1两,半夏1两(汤泡,姜制),甘草1两,前胡1两(去芦),藁本1两,干葛2两。
3.3 功效
轻清发散。
3.4 主治
伤寒。
3.5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大盏,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8分,去滓,食前服。
3.6 加减
如热多,口渴心烦,脏腑坚硬,再加前胡少许;口渴,脏腑稀,加干葛少许;嗽,加桑白皮少许;欲出汗,热极服;无汗,加麻黄(去节)少许;体虚不出汗,加桂少许;风赤眼羞明不开;再加前胡半两;无大热,出汗太过,加麻黄根少许。
3.7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4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4.1 方名
4.2 组成
海金沙半两,滑石半两,续随子(炒)半两,蝼蛄7枚(炒令黑)。
4.3 主治
小儿小便不通欲死。
4.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空心、食前煎灯心汤温调下。
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5 《济阴纲目》卷三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用法用量
以生姜自然汁调2钱,临卧服。取尽恶物为效。未尽,间日再服2钱,后以白粥补之。
5.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5.6 用药禁忌
忌热毒物。
6 《鸡峰》卷二十二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一切恶疮。
6.4 用法用量
先以甘草2两,捶碎,以酢齑汁1升,煎5-7沸,去滓口含,洗疮上令净,拭干,将药末旋入麝香少许,以唾调作花子贴之。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7 《鸡峰》卷十五
7.1 方名
7.2 组成
人参1两,茯苓1两,木香1两,芍药1两,川楝子1两,芎1两,厚朴1两,神曲1两,麦芽1两,干姜1两,熟地1两,黄术1两,当归1两,枳壳1两,茴香1两,青皮1两,荆三棱1两,桂1两。
7.3 主治
下经不足,冷气攻冲,胁肋胀痛,小腹坚满,气不施化,小便不利;及妇人冲任宿寒,脐腹刺痛,经候不匀,肢体疼倦。
7.4 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