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wèi bù hé
discomfort in stomach[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胃不和即胃气不和[1] 。指胃气失和,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失调的病理变化[2] [3] 。多由胃阴不足、邪热犯胃,或食滞胃脘,影响胃气所致[4] 。《素问·厥论》:“胃不和则精气竭。”《素问·逆调论》:“胃不和则卧不安。”症见厌食或食后痞胀、泛恶、卧不安、大便失调等[4]。须审因而治,并结合和胃法[4]。针灸常取胃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等穴进行治疗[4] 。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