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辨证分析
无精子症多由于先天不足,禀赋薄弱,肾精亏损,命火衰微;或由于后天失调,虚损太过,脾失运化,精血乏源;湿热素盛,瘀阻,闭塞精道;或先患痄腮,少阳之疫毒下流厥阴,而余毒留恋,精虫难生而导致无精子症。辨证首先辨虚实。虚实证多由肾虚,常伴有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腰酸膝软等。实证多由瘀热,常伴有性欲正常或亢进、睾丸肿痛、血精等。总的治法是补肾添精,清热化瘀。
7 辨证论治
7.1 肾虚型
证见
方药
1、主方:聚精汤(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处方:鱼鳔10克,胎盘10克,鹿茸3克(另溶化),熟地黄20克,沙苑10克,何首乌15克,山萸肉12克,当归12克,白芍15克。水煎两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七宝美髯丹,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生髓育麟丹,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杞菊地黄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1)启源养精汤(郭云龙验方)处方:楮实子10克,山药15克,枸杞子10克,云苓15克,牛膝10克,无精子,不育,睾丸偏小偏软,性欲减退,阳痿早泄;腰补肾添精。酸膝软,头晕耳鸣,自汗盗汗,失眠心悸。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弱。何首乌15克,桃仁10克,太子参15克,胡桃仁10克,熟地黄20克,山萸肉10克,白术10克,覆盆子10克,玉竹10克,女贞子10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用睾丸外敷药:鸡冠花30克,楮实子20克,橘核20克,鸡血藤胶30克,共研细末。用透骨草煎水调药末为糊,敷于睾丸,每晚睡前敷。此法与内服药连续用4个月后停药。次年如上法治之1个月,再休药数月待妻孕。服药时忌酒、辛辣、腥、茶、粘食等。
(2)十子六君子汤(张世雄验方)处方:菟丝子15克,桑椹子15克,党参15克,黄精15克,巴戟天10克,五味子10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0克,金樱子10克,破故纸10克,白术10克,云茯苓10克,法半夏10克,车前子15克,蛇床子10克,炙甘草6克,覆盆子12克,陈皮3克,肉桂3克(冲服)。水煎两次分2次服,每日1剂。
7.2 瘀热型
证见
有睾丸外伤史,或有肋腺炎性睾丸炎病史。无精子,不育,睾丸大小正常,腰痛,会阴部疼痛,睾丸疼痛,性欲正常或亢进,尿末滴白,尿后余沥不尽,血精。舌边尖红,脉滑数。
方药
1、主方;红白皂龙汤加减(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处方:夏枯草15克,金银花10克,蒲公英15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红花6克,皂角刺9克,地龙9克,泽兰9克,香附9克。水煎两次分2次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活血四物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复方丹参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3)叁七末,口服,每次3克,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活血通络汤加减(严育斌验方)处方:红花6克,桃仁9克,生地黄24克,牡丹皮9克,茯苓15克,山药24克,金银花20克,黄柏10克,路路通15克。水煎两次分2次服,每日1剂。清热,活血祛瘀。
7.3 其他疗法
②命门、肾俞、次髎、神门、太溪(双)。两组穴隔日交替使用,20次为一疗程。采用捻转补法,轻刺重灸,留针30分钟。刺关元、中极、针尖斜向下刺,使针感放射至阴茎或会阴部;针次髎使针感达会阴部效果为佳。针后加灸关元、肾俞、命门、足叁里,使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
2、饮食疗法
(1)二鞭膏:牛鞭50克,羊鞭50克,猪髓100克。洗净煮烂,加佐料,熬成膏,每服一匙,每日3次。适用于肾虚型无精子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