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功能主治
治食在腹中,经久不消。结成症块。
6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九
7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二引《经验方》,名见《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丈夫、妇人吐逆,连日不止,粥食汤药不能下者。
7.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煎热生姜酒摩令极细,更以少生姜酒化以汤,汤药令极热,须是先做下粥,温热得所,左手与患人药吃,不得漱口,右手急将粥与患人吃,不令太多。
7.5 制备方法
8 《圣济总录》卷五
8.1 方名
8.2 组成
五灵脂(别为末)5分,附子(炮裂,去皮脐)5分,天麻5分,白僵蚕(生用)3两,天南星(生用)3两,乌头(去皮,酒浸)3两,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5两,地龙(去土)5两,牛黄2钱(细研),龙脑2钱(细研),麝香2钱(细研),白附子(生用)2两。
8.3 主治
8.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葱白2寸,生姜1寸(细锉),酒1盏煎,临熟去滓,入薄荷汁少许,放温磨下。
8.5 制备方法
10 《圣惠》卷八十六
10.1 方名
10.2 组成
五灵脂1分,蟾酥(涂酥炙微黄)1分,蝉壳(微炒)1分,夜明砂(微炒)1分,蜗牛(湿者)1分,青黛(细研)1分,麝香半分(细研),雄黄半分(细研)。
10.3 主治
小儿气疳,渐瘦无力。
10.4 用法用量
每1岁以温茶送下1丸。后用藿香汤洗儿,以青热衣盖,令虫尽出。
10.5 制备方法
11 《圣惠》卷八十五
11.1 方名
11.2 组成
五灵脂1两,附子1两(炮制,去皮脐),天南星1两(生用),干蝎1两(生用),蝉壳半两(生用)。
11.3 主治
11.4 用法用量
末满月儿,以奶汁化破1丸服;2岁以下2丸;渐大以意加之。鼻上汗出为效。
11.5 制备方法
12 《圣惠》卷七十一
12.1 方名
12.2 组成
五灵脂半两,硫黄半两(细研),硇砂半两(不夹石者,细研),木香半两,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巴豆49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12.3 主治
12.4 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圣惠》卷四十九
13.1 方名
13.2 组成
五灵脂半两,马牙消半两,木香1分(末),阿魏1分,硼砂半两,水银1分,腻粉1分,朱砂1分,桂心1分(末),青礞石半两。
13.3 主治
宿食在腹,成块不消。
13.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枣1枚(去核),安1丸药在内,以白面饼子裹,慢火烧面熟为度,去面将枣并药烂嚼,以温酒1小盏下,空心服之。
13.5 制备方法
14 《普济方》卷三七一引《全婴方》
14.1 方名
14.2 组成
蝉蜕1分,附子(炮,去皮脐。)半两,五灵脂半两,南星(姜汁浸1宿,焙)半两,干蝎半两,麝香1字。
14.3 主治
小儿吐泻之后,变为慢惊,发歇不定。
14.4 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7 《圣惠》卷八十四
17.1 方名
17.2 组成
五灵脂半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香半两,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巴豆霜1分。
17.3 主治
17.4 用法用量
每服2丸,儿小即1丸,以粥饮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