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wǔ sè yóu dān
五色油丹为病名,即五色丹[1]。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五色丹出自《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又名油肿赤硫丹、五色油丹[2]。小儿丹毒之一[2]。系因风毒之热及盛衰变化之不同,其丹色之改变亦异,故名五色丹[2]。治宜大黄、芒硝、栀子、黄芩、干蓝叶、商陆各等分,为细末[2]。水调涂,或蒴藿叶捣烂敷之;或枣树根四两,丹参三两,菊花一两半,煎汤外洗,避风[2]。《太平圣惠方》:“夫小儿五色丹者,由丹发而改变无常,或青黄赤黑白,皆风毒之热,有盛有衰,或冷或热,故发为五色丹也”。宜用小柴胡汤煎服,并以渣敷丹上,良[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