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制法
上为细末,入研药合匀,水糊为丸,如粟米大。
5 用法用量
一岁每次7粒,二岁10粒,三岁20粒,随乳下,饭饮亦得,不计时候。
6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7 《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7.1 方名
7.2 组成
虾蟆2钱,使君子(炒)2钱,皂角(烧)2两,青黛2两半,龙胆草(去苗)4两,雄黄(研飞)2两。
7.3 主治
小儿五疳八痢,腹胀面黄,肌肤瘦瘁,时作寒热,不思乳食,爱吃泥土,揉鼻咬甲,头发作穗,不长肌肉,多生疮癣,大便无时,小便如泔,(口见)吐乳食,痢色无定,或吃交奶,渐黄渐瘦,变成疳疾。
7.4 用法用量
1岁儿每服7丸,2岁10丸,3岁20丸,随乳下,饭饮送下亦得,不拘时候。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水煮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8 《直指》卷二十五
8.1 方名
8.2 别名
8.3 组成
大虾蟆干1个(炙令焦),木香3钱,鸡心槟榔3钱,桃仁(水浸,去皮,晒)3钱,苦楝根3钱,酸石榴根皮3钱,贯众3钱,芜荑2钱,鹤虱2钱,巴豆肉2钱半。
8.4 功效
杀虫。
8.5 主治
小儿虫痛,口馋好甜,或食泥土、茶脚、火灰之类。
8.6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五更石菖蒲煎汤送下。
8.7 制备方法
上为末,粳米粉糊为丸,如麻子大。
8.8 附注
9 《卫生总微》卷十二引王绍祖方
9.1 方名
9.2 组成
芦荟(研)1钱,黄连(去须)1钱,谷精草1钱,桂心1钱,朱砂(研)1钱,缩砂仁2钱,熊胆半钱(温水化研),麝香半钱(研)。
9.3 主治
小儿诸疳疳泻。
9.4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米饮送下。
9.5 制备方法
上除研药外,锉细,用1大虾蟆去了肚肠,入锉药在内,以线缝合。先用好醋浸少时,次慢火炙,酒醋又炙,至焦黑,放冷,杵研为末,入研药拌匀,取豮猪胆汁为丸,如绿豆大。
10 《幼幼新书》卷二十引郑愈方
10.1 方名
10.2 组成
虾蟆1个(紫斑者,去肠爪甲,用姜汁涂,炙黄干,别研),芦荟(研)2钱,鹤虱2钱,宣连2钱,胡黄连1钱。
10.3 功效
杀虫,去骨热,进食,驻颜。
10.4 主治
小儿骨热。
10.5 用法用量
每服3丸,饭饮送下,日3次。
10.6 制备方法
11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谭氏殊圣方》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小儿五疳羸瘦,毛发稀疏,揉鼻咬甲,好食泥土,腹大颈细,痢如泔淀,乳食不消,小便白浊。
11.4 用法用量
3-4岁每服30丸,乳食前米饮送下。
11.5 制备方法
上先用醋5升,并矾煮枣熟,后入黄连4两,诃子(去核)2两,使君子2两,夜明砂2两,虾蟆4个,烧存性,同捣碎,入前药内搅匀,直至干焦为度;再为末,枣肉为丸,如黍米大。
12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12.1 方名
12.2 组成
虾蟆1枚(去爪,烧作灰),熊胆(研)1分,麝香(研)1分,猪牙皂角(去皮子,炙)白芜荑1分。
12.3 主治
小儿急疳。
12.4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米饮或温水送下,日3次。如急疳曾退落牙齿者,以倒流水化5-7丸,涂龈上。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