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蟾丸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xiāng chán wán

2 《卫生总微》卷十二

2.1 方名

香蟾丸

2.2 组成

鳖甲(去裙襕,醋炙黄)1两,虾蟆(炙黄)1两,诃子(炮,取肉)1两,木香1两,芦荟(研)半两,铁粉(研)半两,雄黄(研飞),胡黄连半两,麝香2分(研)。

2.3 主治

小儿诸疳。

2.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米饮送下。病大羸瘦者,不过5-7服愈。

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3 《丹溪治法心要》卷八

3.1 方名

香蟾丸

3.2 组成

三棱(炮)5钱,蓬术(炮)5钱,青皮5钱,陈皮5钱,神曲(炒)5钱,麦糵(炒)5钱,龙胆草5钱,槟榔5钱,胡黄连4钱,川楝子4钱,使君子4钱,川连4钱,白术1两,木香2钱,干蟾5个。

3.3 主治

小儿疳积食积虫积肉积腹胀

3.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米饮送下。

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将蟾醋煮烂捣、再以醋糊为丸,如粟米大。

4 幼科发挥》卷三

4.1 方名

香蟾丸

4.2 组成

木香1两,人参1两,黄耆1两,当归1两,桔梗1两,三棱1两,莪术1两,鳖甲1两,绿矾1两,枳实1两,使君子1两,楝根皮1两,诃子1两,干蟾7钱5分,黄连1两。

4.3 主治

小儿癖积

4.4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水饮送下。

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为丸如绿豆大。

5 幼幼新书》卷二十三引《张氏家传》

5.1 方名

香蟾丸

5.2 组成

虾蟆(酥炙黄色)、大黄连(洗,去须)、芜荑仁、芦荟等分

5.3 功效

杀虫止痛,消肚膨,止泻痢,生肌肤。

5.4 主治

五疳泻痢

5.5 用法用量

每服40粒,用饭饮吞下,1日2-3次,不拘时候。

5.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猪胆汁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7 用药禁忌

忌生冷、宿食毒物

6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6.1 方名

香蟾丸

6.2 组成

干蟾1枚(炙焦),麝香(研)半钱,胡黄连半两,丹砂(研)1分,牛黄(研)1分,蛇蜕(烧灰)1分,雄黄(研)1分,天竺黄(研)1分,熊胆(研)1分,蝉蜕(炙)1分,天仙子半合(水浸出芽子为度,焙干,为细末),肉豆蔻1枚(去壳)。

6.3 主治

小儿疳气,面黄肌瘦,发热多困,好吃泥土,挦眉咬甲,时好伏地。

6.4 用法用量

每服7-10丸,米饮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糯米饭为丸,如黄米大。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