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补益肝肾 截疟 润肠通便 解毒 中医学
xiǎo dú gēn
小独根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日华子诸家本草》记载的何首乌之别名[1]。
首乌、地精、红内消、赤首乌、小独根[2]
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块根。主产河南、湖北、贵州、四川、江苏、广西等地。[2]
苦、甘、涩,微温。入肝、肾经。[2]
制首乌:补肝益肾,养血涩精,祛风。治血虚,头晕,耳鸣,失眠,须发早白,肝肾阴虚之腰膝软弱,肢体麻木,关节酸痛,梦遗滑精,崩漏带下,久痢,高脂血症,慢性肝炎,皮肤瘙痒。[2]
生首乌:润肠通便,解毒,截疟。治肠燥便秘,瘰疬,久疟。[2]
煎服:10~20g[2]。
本品含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蒽酮及卵磷脂等。又含何首乌乙素和丙素、白藜芦醇、云杉新苷、儿茶精等。[2]
本品能抗氧化,抗衰老;调整体液免疫;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改善老年大鼠中枢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功能;保护肝脏。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口服何首乌可使血胆固醇降低,动脉病变亦较轻。制何首乌水浸液能使切除肾上腺的饥饿小鼠的肝糖原积累有所升高。所含蒽醌类化合物能促进肠蠕动,有泻下、抗菌作用。生首乌有一定毒性,制后可减轻毒性。[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