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国家基本药物
序号 | 基本药物目录序号 | 药品名称 | 剂型 | 规格 | 单位 | 零售指导价格 | 类别 | 备注 |
723 | 58 | 丹栀逍遥丸 | 水丸 | 6g | 袋 | 0.55元 | 中成药部分 | * |
724 | 58 | 丹栀逍遥丸 | 水丸 | 3g | 袋 | 0.29元 | 中成药部分 | |
725 | 58 | 丹栀逍遥丸 | 水丸 | 36g | 瓶 | 2.9元 | 中成药部分 | |
726 | 58 | 丹栀逍遥丸 | 水丸 | 60g | 瓶 | 4.6元 | 中成药部分 | |
727 | 58 | 丹栀逍遥丸 | 水丸 | 72g | 瓶 | 5.5元 | 中成药部分 | |
728 | 59 | 逍遥丸 | 水丸 | 60g | 瓶 | 6.4元 | 中成药部分 | * |
729 | 59 | 逍遥丸 | 水丸 | 6g | 袋 | 0.76元 | 中成药部分 | |
730 | 59 | 逍遥丸 | 水丸 | 9g | 袋 | 1.1元 | 中成药部分 | |
731 | 59 | 逍遥丸 | 水丸 | 18g | 袋 | 2.1元 | 中成药部分 | |
732 | 59 | 逍遥丸 | 水丸 | 30g | 瓶 | 3.4元 | 中成药部分 | |
733 | 59 | 逍遥丸 | 水丸 | 36g | 瓶 | 4元 | 中成药部分 | |
734 | 59 | 逍遥丸 | 水丸 | 48g | 瓶 | 5.2元 | 中成药部分 | |
735 | 59 | 逍遥丸 | 水丸 | 50g | 瓶 | 5.4元 | 中成药部分 | |
736 | 59 | 逍遥丸 | 水丸 | 54g | 瓶 | 5.8元 | 中成药部分 | |
737 | 59 | 逍遥丸 | 水丸 | 120g | 瓶 | 12.2元 | 中成药部分 | |
738 | 59 | 逍遥丸 | 蜜丸 | 9g | 丸 | 0.49元 | 中成药部分 | |
739 | 59 | 逍遥丸 | 蜜丸 | 54g | 瓶 | 3元 | 中成药部分 | |
740 | 59 | 逍遥丸 | 蜜丸 | 120g | 瓶 | 6.6元 | 中成药部分 | |
741 | 59 | 逍遥丸 | 浓缩丸 | 200丸 | 瓶 | 7.5元 | 中成药部分 | *△ |
742 | 59 | 逍遥丸 | 浓缩丸 | 48丸 | 瓶 | 1.9元 | 中成药部分 | |
743 | 59 | 逍遥丸 | 浓缩丸 | 120丸 | 瓶 | 4.6元 | 中成药部分 | |
744 | 59 | 逍遥丸 | 浓缩丸 | 180丸 | 瓶 | 6.8元 | 中成药部分 | |
745 | 59 | 逍遥丸 | 浓缩丸 | 192丸 | 瓶 | 7.2元 | 中成药部分 | |
746 | 59 | 逍遥丸 | 浓缩丸 | 220丸 | 瓶 | 8.2元 | 中成药部分 | |
747 | 59 | 逍遥丸 | 浓缩丸 | 240丸 | 瓶 | 8.9元 | 中成药部分 | |
748 | 59 | 逍遥丸 | 浓缩丸 | 360丸 | 瓶 | 13.2元 | 中成药部分 |
注(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部分):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为代表品。
2、表中代表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加注“△”的,该代表剂型规格及与其有明确差比价关系的相关规格的价格为临时价格。
注(中成药部分):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 逍遥丸药典标准
3.1 品名
Xiaoyao Wan
3.2 处方
柴胡100g、当归100g、白芍100g、炒白术100g、茯苓100g、炙甘草80g、薄荷20g
3.3 制法
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35~145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1],即得。
3.4 性状
3.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白芍)。革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炒白术)。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炙甘草)。油管含黄色或棕黄色分泌物,直径8~25μm(柴胡)。
(2)取本品2g,剪碎,加乙醇15ml,放置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1g,加乙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18g,加硅藻土10g,研匀,加乙醇6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弃去乙醚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3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次,每次20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乙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鉴别](3)项下剩余的供试品溶液,加少量中性氧化铝,置水浴上拌匀、干燥,加在中性氧化铝柱(200目,2g,内径为1cm)上,用乙酸乙酯-甲醇(1:1)的混合溶液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5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剪碎,混匀,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 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白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7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6.3mg[1]。
3.8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3.9 功能与主治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3.10 用法与用量
3.11 规格
(1)小蜜丸 每100丸重20g (2)大蜜丸 每丸重9g[1]
3.12 贮藏
密封。
3.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4 逍遥丸(水丸)药典标准
4.1 品名
Xiaoyao Wan
4.2 处方
柴胡100g、当归100g、白芍100g、炒白术100g、茯苓100g、炙甘草80g、薄荷20g
4.3 制法
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1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0分钟,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或与煎液混合后制丸,干燥,即得。
4.4 性状
4.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试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茯苓)。草酸钙簇晶直径18~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白芍)。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炒白术)。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炙甘草)。油管含黄色或棕黄色分泌物,直径8~25μm(柴胡)。
(2)取本品1g,研碎,加乙醇15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1g,加乙醇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本品12g,研细,加乙醇4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3次,每次15ml,弃去水洗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乙醇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鉴别](3)项下剩余的供试品溶液,加中性氧化铝2g,置水浴上拌匀、干燥,加在中性氧化铝柱(200目,2g.内径为1cm)上,用甲醇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5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4.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0.4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 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稀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白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不得少于2.5mg。
4.8 功能与主治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4.9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9g,一日1~2次。
4.10 贮藏
密封。
4.11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逍遥丸(浓缩丸)中药部颁标准
5.1 剂型
5.2 拼音名
Xiaoyao Wan
5.3 标准编号
WS3-B-2220-96
5.4 处方
柴胡 100g 当归 100g 白芍 100g 白术(炒) 100g 茯苓 100g 薄荷 20g 生姜 100g 甘草(蜜炙) 80g
5.5 制法
以上八味,柴胡、当归 50g、薄荷、生姜提取挥发油,药渣与白术、茯苓 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5~1.40的稠膏, 白芍及剩余当归粉碎成细粉。取甘草约 20g,粉碎成细粉,剩余甘草制成浸膏,将上述膏、 粉及挥发油与饴糖适量混匀,制丸,干燥,打光,即得。
5.6 性状
本品为亮黑色的浓缩丸;气微,味甜、辛、而后苦。
5.7 鉴别
(1)取本品 5g,研细,加乙醚20ml,置水浴上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 干,残渣用醋酸乙酯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 5g,同法制成对照 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 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10:5: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 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蓝色 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 5g,研细,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甙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 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1μl, 分别点于同一用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5:2)为展开剂, 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8 检查
5.9 功能与主治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 欲减退,月经不调。
5.10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5.11 规格
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 3g
5.12 贮藏
密封。
6 逍遥丸(水丸)介绍
6.1 药品类型
6.2 药品名称
6.3 药品汉语拼音
6.4 药品英文名称
6.5 成份
6.6 性状
6.7 作用类别
6.8 适应症/功能主治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6.9 规格
6.10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克,一日1~2次。
6.11 禁忌
6.12 不良反应
6.13 注意事项
1.忌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少、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
5.儿童、年老体弱、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月经量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15 药理作用
6.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介绍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7 逍遥丸(大蜜丸)介绍
7.1 药品类型
7.2 药品名称
7.3 药品汉语拼音
7.4 适应症/功能主治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郁闷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7.5 规格
每丸重9克
7.6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7.7 注意事项
1.忌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月经过少、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
5.儿童、年老体弱、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月经量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8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7.9 备注
请仔细阅读介绍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8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之逍遥丸
8.1 方名
8.2 组成
当归2两,赤芍1两6钱,醋柴胡1两6钱,云苓1两,焦术1两2钱,香附5钱,甘草6钱,丹皮1两1钱,山栀1两1钱,薄荷8钱。
8.3 功效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之逍遥丸具有调经舒气,强心清热之功效。
8.4 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之逍遥丸主治头晕目眩,肢体痠痛,胸腹气滞,两胁疼痛;血虚疲倦,五心烦热,口燥舌干,发热盗汗;月水不匀,脐腹疼痛;室女阴虚骨蒸劳热。
8.5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白水送下,日2次。
8.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2钱重。
8.7 用药禁忌
忌食辛辣。身体衰弱者不宜服。
8.8 附注
9 《幼幼新书》卷十七引《保生信效方》之逍遥丸
9.1 方名
9.2 组成
半夏(汤浸,洗7遍,焙)2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槟榔(锉)1两,赤茯苓(去粗皮)1两。
9.3 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七引《保生信效方》之逍遥丸主治小儿膈实气痞,痰盛喘促。
9.4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荆芥汤送下;别作小丸与小儿。
9.5 制备方法
10 逍遥丸介绍
10.1 药品名称
10.2 剂型
1.大蜜丸:120g,200g;
2.水丸:60g。
10.3 逍遥丸的主要成份
10.4 逍遥丸的药理作用
1.具有抗抑郁作用。能使情感性精神病忧郁症患者血浆rAMP上升至正常。
10.5 逍遥丸的功能主治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10.6 逍遥丸的用法用量
1.大蜜丸:口服:每次1丸,每天2次。
2.水丸:口服:每次6~9g,每天1~2次。
10.7 逍遥丸的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10.8 逍遥丸的禁忌
尚不明确。
10.9 注意事项
1.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5.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10 药物相互作用
11 参考资料
-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