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
6 《圣惠》卷三十二
6.1 方名
6.2 别名
6.3 组成
秦皮1两,蕤仁1两,甘草1两半,细辛1两,栀子仁1两,苦竹叶2握,印成盐1分。
6.4 主治
眼赤烂及眼痒急赤涩。
6.5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煎取1升,去滓,稍热洗目,不拘次数,冷即重暖用之。
6.6 制备方法
上为散。
6.7 附注
7 方出《圣惠》卷三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
7.1 方名
7.2 别名
7.3 组成
秦皮1两(去苗),防风1两(去芦头),甘菊花3分,竹叶白40片,蕤仁7枚(汤浸,去赤皮,研),栀子仁3分,葳蕤1两。
7.4 主治
眼赤肿痛。
7.5 用法用量
以水3大盏,煎取1盏半,绵滤去滓,每暖3合,洗眼,1日2-3次。洗了避风。
7.6 制备方法
上锉细。
7.7 附注
8 《圣济总录》卷一○八
8.1 方名
8.2 组成
秦皮(去粗皮,锉)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栀子仁1两,大黄(锉,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蛇含草1两,苦竹叶1两,盐1两。
8.3 主治
8.4 用法用量
于臼中捣令碎烂,如眼赤及痛,每用5钱匕,以水2盏,煎取1盏,滤去滓,频频洗眼。
8.5 制备方法
上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