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Xuánshū GV5[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穴位 | 悬枢 | ||
---|---|---|---|
汉语拼音 | Xuanshu | ||
罗马拼音 | Hsuanshu | ||
美国英译名 | Hanging Pivot | ||
各国代号 | 中国 | GV5 | |
日本 | 5 | ||
法国 | 莫兰特氏 | VG5 | |
富耶氏 | IVG5 | ||
德国 | LG5 | ||
英国 | Gv5 | ||
美国 | Go5 |
悬枢为经穴名(Xuánshū GV5)[1]。出《针灸甲乙经》。《医心方》名悬极俞。属督脉[1]。悬即悬挂,枢即枢纽,此穴在腰部,仰卧时局部悬起,为腰部活动的枢纽,故名悬枢[1]。悬枢穴主要用于脾胃及腰背疾患等:如脾胃虚弱,胃痛,腹胀,腹痛,水谷不化,肠鸣,泄泻,痢疾,急性胃肠炎,腰脊强痛,腰肌筋膜炎,脱肛,不得俯仰,奔豚,疝气,腰背神经痉挛,胃肠神经痛,胃下垂,肠炎等。
6 穴名解
悬即悬挂,枢即枢纽,此穴在腰部,仰卧时局部悬起,为腰部活动的枢纽,故名悬枢[1]。
悬,通旋,旋转,悬起,为托空不着之处。枢,枢纽,枢要,通上连下为枢,为致动之机。穴当人身旋转枢要之处,物必悬而能旋,上身为下身旋转之所悬附,故人身之旋动必以腰椎为其枢纽。人当仰卧之时,腰脊处约有数寸悬空,可以探手通过。本穴适当此处之上端,两条膂脊之间,故名之以悬,而日悬枢。小儿仰卧,悬空最显,老弱疲乏者悬空较微。[2]
7 所属部位
腰椎[3]
10 悬柱穴穴位解剖
悬枢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一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2 悬柱穴主治病证
悬枢穴主要用于脾胃及腰背疾患等:如脾胃虚弱,胃痛,腹胀,腹痛,水谷不化,肠鸣,泄泻,痢疾,急性胃肠炎,腰脊强痛,腰肌筋膜炎,脱肛,不得俯仰,奔豚,疝气,腰背神经痉挛,胃肠神经痛,胃下垂,肠炎等。
悬枢穴主要用于脾胃及腰背疾患等:如脾胃虚弱、胃痛、腹胀腹痛、水谷不化、泄泻、痢疾、急性胃肠炎及腰脊强痛、腰肌筋膜炎等[7]。
16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28.
- ^ [2]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 ^ [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9.
-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88.
-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52.
- ^ [7]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4.
-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5.